[实用新型]一种双真空泵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1985.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华;解廷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兴利车辆科技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2 | 分类号: | B60T13/72;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一源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真空泵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梯形结构的下侧接真空罐通过孔结构获得气压气流,所述T型结构的一侧接电源输入并输出报警信号,所述T型结构的另一侧输出电源用于启停真空泵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T型结构满足真空压力输入、电源输入及控制、报警信号输出三个方向需求;采用潜藏槽孔和焊接透析膜结构进行防水防尘;气压密封采用方形槽孔、密封垫和腰型凸起的结构形式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真空泵控制器。
背景技术
CN107521484A公开了一种双压力传感器的真空泵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真空罐,真空泵控制器,和真空罐软管相接的真空泵,真空泵和真空泵控制器信号相接,真空罐上还设置有绝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及用于和车辆刹车助力系统相接的接头,绝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和真空泵控制器信号相接;绝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真空罐内的绝对压力值,差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真空罐内压力和大气压之间的差值。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复杂,不利于信号传输及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满足真空压力输入、电源输入及控制、报警信号输出三个方向需求、防水防尘、密封性能好、将双气压传感器和和双泵控制合为一体的的双真空泵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真空泵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的梯形结构的下侧接真空罐通过孔结构获得气压气流,所述T型结构的一侧接电源输入并输出数据信号,所述T型结构的另一侧输出电源用于启停双真空泵工作。
所述壳体与铜嵌件采用预埋方式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壳体与Pin针采用预埋方式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通过SMT贴片焊接有差压芯片和绝压芯片,所述差压芯片和绝压芯片通过压紧密封垫在壳体下侧接真空罐的孔结构上进行气体密封,所述孔结构处设有分流结构,所述印刷电路板与Pin针焊接在一起,所述Pin针通过与配合的接插件输入电源及输出数据信号。
所述壳体上设有内外贯通的潜藏槽孔。
所述潜藏槽孔处采用超声波焊接有透析膜。
所述壳体与上盖通过密封圈和螺丝锁附在一起。
所述壳体下侧接真空罐处设置有槽型结构,所述槽型结构底部设有孔型机构,所述槽型结构内设有腰型凸起,所述密封垫配合腰型凸起紧压在槽型结构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T型结构满足真空压力输入、电源输入及控制、报警信号输出三个方向需求;采用潜藏槽孔和焊接透析膜结构进行防水防尘;气压密封采用方形槽孔、密封垫和腰型凸起的结构形式实现。采用分流结构同时提供给绝压和差压芯片;将双气压传感器和和双泵控制合为一体的结构实现形式;两侧多Pin针插头结构满足多路电源和信号的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芯片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 2、上盖 3、绝压芯片 4、差压芯片 5、印刷电路板 6、Pin针 7、透析膜 8、密封垫 9、电源输入、数据信号输出端 10、接真空罐端 11、真空泵启停控制端 12、密封圈 13、槽型结构 14、腰型凸起 15、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兴利车辆科技配套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兴利车辆科技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1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压力传感器电路
- 下一篇:间/对苯二甲酰氯的连续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