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28889.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石飞;郑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璟一机器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09;B60K1/04;B62D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 agv 底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所述底盘包括电池底盘支撑架和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池的形状为工字型,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所述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电池的两侧凹槽空间内。解决了移动机器人无法应用于狭窄空间的问题,采用轮毂电机和工字型电池,将工字型电池嵌套在驱动轮之间的凹槽空间内,充分利用底盘的空间,同步缩小了底盘的长度和宽度,同时降低了整机的重心,实现移动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内的稳定自由行走和旋转掉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AGV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相对的应用空间也从空旷的工厂空间逐步拓展到狭窄的空间,例如在图书馆和仓库的狭窄货架间的移动盘点,或潜伏到狭窄低矮的货架底部进行搬运服务。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底盘通常采用传统电机结构,电机设置在底盘支撑架上驱动轮内侧位置,导致电机占用底盘空间较大、底盘宽度固定无法缩小。同时为了保证移动机器人的续航时间,通常选用体积较大的电池。为了避免因为电池位置过高影响到移动机器人的整机重心从而出现启停不稳的情况,通常将电池设置在底盘支撑架上电机两端的位置,因此增大了底盘的长度,导致移动机器人无法在狭窄空间内自由旋转掉头,不适用于狭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解决了移动机器人无法应用于狭窄空间的问题,采用轮毂电机和工字型电池,将工字型电池嵌套在驱动轮之间的凹槽空间内,充分利用底盘的空间,同步缩小了底盘的长度和宽度,同时降低了整机的重心,实现移动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内的稳定自由行走和旋转掉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所述底盘包括电池底盘支撑架和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池的形状为工字型,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所述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电池的两侧凹槽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电池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底盘底部还安装有四个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所述底盘包括电池底盘支撑架和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池的形状为工字型,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所述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电池的两侧凹槽空间内。解决了移动机器人无法应用于狭窄空间的问题,采用轮毂电机和工字型电池,将工字型电池嵌套在驱动轮之间的凹槽空间内,充分利用底盘的空间,同步缩小了底盘的长度和宽度,同时降低了整机的重心,实现移动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内的稳定自由行走和旋转掉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包括电池1、底盘支撑架2和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3,所述电池1的形状为工字型,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2上,所述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3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电池1的两侧凹槽空间内。
所述电池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2上。
所述底盘底部还安装有四个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的AGV底盘结构,所述底盘包括电池底盘支撑架和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所述电池的形状为工字型,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支撑架上,所述两个轮毂电机驱动轮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电池的两侧凹槽空间内。解决了移动机器人无法应用于狭窄空间的问题,采用轮毂电机和工字型电池,将工字型电池嵌套在驱动轮之间的凹槽空间内,充分利用底盘的空间,同步缩小了底盘的长度和宽度,同时降低了整机的重心,实现移动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内的稳定自由行走和旋转掉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璟一机器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璟一机器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8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