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垫抓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966.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5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李加军;魏宝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古特智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9/14;B25J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刘振龙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垫抓手,包括直线模组和能够在直线模组上左右直线移动的第一直线滑块,所述第一直线滑块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双向气缸,下方靠近其前后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与双向气缸两端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接板上靠近其左右两端的底部下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夹膜头;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介于前后对称的两组夹膜头之间,真空吸盘的吸盘口垂直向下。这种隔垫抓手通过能够分合的夹膜头和真空吸盘能够自动夹取导光板顶部的隔垫,并通过直线模组将隔垫送到指定卸料区域,可以实现隔垫与导光板之间的快速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隔垫去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垫抓手。
背景技术
导光板设计原理源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高科技产品。光学级亚克力为基材,运用LCD显示屏及笔记本电脑的背光模组技术,透过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电脑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制造成型,具有超薄、超亮、导光均匀、节能、环保、无暗区、耐用、不易黄化、安装维修简单快捷等鲜明特点。
利用导光板制造的显示器在组装时需要将导光板与预制框架进行连接,导光板安装至框架内前,需要将附着在导光板上的薄膜撕掉,目前导光板上的撕膜工作采用人工撕膜,撕膜效率低,而且撕膜时容易在导光板上产生手指印以及灰尘附着,造成产品外观较差,产品质量不合格;导光板在撕膜加工时为了保证效率,同时为了减少导光板的放置区域,一般都是叠加放置的,由于对导光板的表面要求高,放置刮伤或受挤压损伤,叠放的导光板之间都加设一层隔垫,为了保证撕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先将隔垫从导光板上分开,而现有的隔垫分离方式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效率非常低下,耗时耗力,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导光板顶面用于隔开导光板的隔垫自上而下快速地、自动地从导光板上分离的隔垫抓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隔垫抓手,包括直线模组和设置在直线模组上能够作左右直线移动的第一直线滑块,所述第一直线滑块的前端连接有向前延伸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双向气缸,连接座的下方靠近其前后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L”形结构,其竖向部分位于连接座的端部外侧并与双向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水平部分位于连接座的底部下方,其左右两端对称延伸在连接座的左右两侧下方,连接板上靠近其左右两端的底部下方对称设置有两组夹膜头,前后对称的两块连接板其底部的夹膜头前后对称;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相互对称的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介于前后对称的两组夹膜头之间,真空吸盘的吸盘口垂直向下。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纵向设置在连接座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水平部分位于直线滑轨的下方,连接板与直线滑轨之间通过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直线滑块连接,连接板在双向气缸以及直线滑轨和第二直线滑块的作用下作前后直线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呈“C”字形结构,其一侧形成夹口,前后对称的两块连接板其端部接头上的夹口前后对称,所述接头的夹口内竖向设置有导柱,导柱外部套接有滑块套筒,滑块套筒的高度为导柱高度的一半,位于滑块套筒上方的导柱外侧套置有弹簧;所述滑块套筒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竖向滑块,所述竖向滑块的侧面连接有与其上下滑动配合的竖向滑轨,所述夹膜头固定连接在竖向滑轨的侧面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通过升降气缸连接在第一直线滑块的前端面,连接座通过升降气缸实现上下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左右两侧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吸盘气缸,所述真空吸盘通过吸盘座连接在吸盘气缸活塞杆的末端下方,吸盘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吸盘座上下运动并实现吸盘座上的真空吸盘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古特智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古特智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活性分子分布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内衬结构的洗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