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任务载荷运载/投放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1609.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俊;罗烈;赵映潭;柴建忠;高旭;杨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12 | 分类号: | B64D1/12;B64C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务 载荷 运载 投放 机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任务载荷运载/投放机翼,所述的机翼翼尖设置有任务载荷舱室,所述的任务载荷舱室内设置有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置有若干可脱离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设置在任务载荷舱室内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滑轨末端设置有投放限位锁,所述的投放限位锁与设置在任务载荷舱室内的弹射投放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机翼外段作为任务载荷运载/投放舱室,可用于难以在机身布置内埋式投放舱室的飞机,作为一种内埋舱室,可避免外挂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向翼尖弹射投放,可极大地避免任务载荷投放后与飞机的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任务载荷运载/投放机翼。
背景技术
飞机运载投放式任务载荷一般通过外挂或机身内埋舱室进行运载/投放。外挂方式会影响飞机平台的气动特性。机身内埋舱室虽不影响飞机平台的气动特性,但会占用机身空间,打断机体连续结构,而且任务载荷安全分离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载荷运载/投放机翼,能够避免外挂对飞机平台的影响,在不改变机体连续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任务载荷的运载和可靠投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任务载荷运载/投放机翼,包括机翼,所述的机翼翼尖设置有任务载荷舱室,所述的任务载荷舱室内设置有滑轨,所述的滑轨上设置有挂载滑块、挂载位锁定机构、传送机构8、投放位锁定机构、投放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与传送电机连接,所述的投放机构与投放电机连接,所述的滑轨外端设置有投放限位及滑块回收装置。
所述的任务载荷舱室外侧上端铰接有可打开的翼尖舱门。
所述的翼尖舱门沿任务载荷舱室外侧上端转动时,打开角度不小于135°。
所述的任务载荷舱室为矩形结构,与机翼的承力结构一体化设计。
所述的滑轨沿翼展方向设置在任务载荷舱室内顶部。
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任务载荷运载/投放机翼,将机翼外段作为任务载荷运载/投放舱室,可用于难以在机身布置内埋式投放舱室的飞机。作为一种内埋舱室,可避免外挂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向翼尖弹射投放,可极大地避免任务载荷投放后与飞机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翼,2、翼尖舱门,3、任务载荷舱室,4、滑轨,5、传送电机,6、挂载滑块,7、挂载位锁定机构,8、传送机构,9、投放位锁定机构,10、投放机构,11、投放电机,12、投放限位及滑块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机翼1外段内部设置投放任务载荷的运载/投放舱室,任务载荷可通过翼尖舱门2进行弹射投放。任务载荷可通过安装于机翼1内部的滑轨4进行挂载和向外弹射投放。运载舱布置于机翼1外段内,不改变机翼1外形,不影响整机气动特性。由于从翼尖进行投放,任务载荷投放后与飞机碰撞概率较小,安全性较高。该类机翼运载/投放舱室适用于难以在机身布置内埋式投放舱室的飞机,适用于小型投放式任务载荷(如超小型无人机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任务载荷运载/投放机翼包括:机翼1、翼尖舱门2、任务载荷舱室3、滑轨4、传送电机5、挂载滑块6、挂载位锁定机构7、传送机构8、投放位锁定机构9、投放机构10、投放电机11、投放限位及滑块回收装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1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妇产科的取环器
- 下一篇:一种风淋室用喷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