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重叠偏置碰撞车身前端组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08498.5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姚宙;朱学武;王士彬;娄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4;B62D21/15;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叠 偏置 碰撞 车身 前端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计与碰撞安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重叠偏置碰撞车身前端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水箱框架、小偏置支架、前纵梁、上传力路径和乘员舱;所述前防撞梁总成通过螺栓与水箱框架、小偏置支架连接;所述前纵梁、上传力路径和乘员舱通过点焊焊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在汽车有限的布置空间下以较少的重量与成本增加,实现该工况碰撞中的安全性能提升的小重叠偏置碰撞车身前端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计与碰撞安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重叠偏置碰撞车身前端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碰撞安全设计中,车身前防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等关键结构为正面碰撞主要吸能部件,通过这些结构的溃缩变形,能吸收50%以上的碰撞动能,有效降低对乘员舱的冲击,减少交通事故对人们的伤害。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墙碰撞中,车身前端吸能结构与壁障完全重合,车身两侧吸能结构基本处于正向轴压,能发挥最大的吸能效果。在正面40%偏置碰撞中,可变形蜂窝铝壁障也能完全覆盖撞击侧吸能盒与前纵梁,前防撞横梁受到蜂窝壁障冲击变形弯折后,吸能盒与前纵梁结构通过塑性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保护乘员舱。
为更好的模拟实际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制定了速度64km/h,与刚性壁障重叠率为25%的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该测试中,车辆与壁障重叠面宽度为车宽的25%,在此模式下,绝大部分车辆的前防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在碰撞中与壁障无接触,或接触很少,无法通过车身前端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碰撞动能。若车辆在几乎没有吸能减速的情况下与刚性壁障发生碰撞,刚性壁障将直接推动轮胎撞击乘员舱,造成乘员舱变形弯折、结构大面积失效,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2018年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发布(C-IASI),中国汽研引进了美国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评价工况,对中国市场销售车辆进行该碰撞工况的抽检试验与安全性能评价。评价结果用以引导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并将与汽车金融保险相关联。
严苛的碰撞测试工况为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减少乘员伤害,提升汽车产品在小重叠偏置碰撞中的安全性能,需对汽车车身前端关键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优化设计。对车身结构设计的挑战主要有三:一、整车空间布置要求,优化结构需满足轮胎跳动与包络面、机舱附件、灯光系统等布置要求;二、成本增加可接受,优化结构带来的重量与成本增加在可接受范围;三、兼顾其他碰撞工况,在正面100%刚性墙碰撞与正面40%可变形偏置碰撞中均有好的表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重叠偏置碰撞车身前端组合结构,能在汽车有限的布置空间下以较少的重量与成本增加,实现该工况碰撞中的安全性能提升,解决了现有车身前端组合结构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小重叠偏置碰撞车身前端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水箱框架、小偏置支架、前纵梁、上传力路径和乘员舱;所述前防撞梁总成通过螺栓与水箱框架、小偏置支架连接;所述前纵梁、上传力路径和乘员舱通过点焊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肉汤加工用新型夹层锅
- 下一篇:一种用于贴剂动物实验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