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车车载电源系统和叉车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7557.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2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夏先坤;王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3/16;B60L3/00;B60L53/2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周婵;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车载 电源 系统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叉车车载电源装置和叉车充电系统。通过在叉车车载电源装置侧设置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充电连接器母头的两个通信端子间的压降值,并在叉车充电装置侧充电连机器公头的两个通信端子间串接电阻R0,当充电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时,电压检测模块测得落入预设区间的电阻R0的第一压降值,从而电池管理模块控制电池模块不得放电。此时,即使叉车钥匙在插入状态时,叉车也启动不了。保证了叉车车载电池装置与叉车充电装置连接时,叉车操作人员不能启动叉车。有效防止因为叉车操作员重新启动叉车前忘记拔断充电连接器,导致叉车充电装置或叉车充电连接线路被损坏。进而也避免了上述操作对之后的充电操作埋下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叉车车载电源装置和叉车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叉车作为一种特种车辆设备,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随着商用私家汽车的电动化发展,近年来叉车也逐渐进入了电动时代。
叉车充电时,将叉车充电装置上的充电连接器公头与设置在叉车上的充电连接器母头连接来对叉车进行充电。在为叉车车载电源装置充电的作业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叉车充电后经常会安排叉车操作员进行其他工作,有的单元也会在叉车充电时进行两个班次叉车操作员的交接。待叉车充电完毕后,经常会出现因为叉车操作员重新启动叉车前忘记拔断充电连接器的情况,导致叉车充电装置或叉车充电连接线路被损坏,进而对之后的充电操作埋下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工作人员在充电连接器未拔断情况下开启叉车造成的装置损坏和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叉车车载电源装置和叉车充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车载电源装置,包括: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充电连接器母头;
电池模块的充电端连接充电连接器母头的充电端子,电池模块的放电受控端连接叉车动力系统;电池管理模块的放电控制端连接电池模块的放电受控端,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通信端连接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一通信端子,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通信端连接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二通信端子;
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检测端分别连接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一通信端子、电池管理模块的低压供电端和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一通信端,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检测端分别连接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二通信端子、电池管理模块的第二通信端并且接地,电压检测模块的检测输出端连接电池管理模块的电压检测端;
充电连接器母头与叉车充电装置上的充电连接器公头对应设置,充电连接器母头的充电端子用于连接充电连接器公头的充电端子,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一通信端子用于连接充电连接器公头的第一通信端子,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二通信端子用于连接充电连接器公头的第二通信端子,充电连接器公头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通过电阻R0连接;
当充电连接器母头和充电连接器公头连接时,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得到电阻R0的第一压降值,若第一压降值在预设区间内,则电池管理模块控制电池模块不得放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充电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时,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压降值,当第一压降值在预设区间内时,发送第一电压检测信号至电池管理模块,第一电压检测信号用于指示充电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模块的充电控制端连接电池模块的充电受控端,当充电连接器母头和充电连接器公头断开时,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得到充电连接器母头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之间的第二压降值,若第二压降值大于预设阈值且叉车的车钥匙处于插入状态,则电池管理模块控制电池模块进行放电且不得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检测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电池管理模块的低压供电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雄韬锂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
- 下一篇:一种重型卡车轮毂壳尺寸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