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背架及其转动调节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3365.9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庆;江宏灵;王向征;王超;陈包;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艳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及其 转动 调节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背架及其转动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支架内侧的座椅背架和安装在座椅背架上的转动调节机构,转动调节机构由驱动机构、传动组件及其同步转动机构组成,驱动机构安装在座椅背架上,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水平安装在座椅背架的下端,用于带动座椅背架进行转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同步转动机构由转动调节组件及其连接组件构成,连接组件的下端和汽车座椅支架的内侧端部连接,连接组件的上端通过转动调节组件与传动组件的端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有助于汽车座椅进行高效、稳定的角度调节,给汽车座椅的使用带来方便,提高乘车人员的驾驶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背架及其转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舒适度和实用性对用户尤为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座椅为了能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形的驾乘者在车身中人体定位和舒适性的要,通常需要对座椅的角度进行调节,这就需要为汽车座椅配置高度调节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在进行角度调节时,其调节的方便性和流畅性俊较为不理想,在进行座椅角度的调节时,容易出现顿挫感,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背架及其转动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支架内侧的座椅背架和安装在座椅背架上的转动调节机构,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由驱动机构、传动组件及其同步转动机构组成,驱动机构安装在座椅背架上,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水平安装在座椅背架的下端,用于带动座椅背架进行转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同步转动机构由转动调节组件及其连接组件构成,连接组件的下端和汽车座椅支架的内侧端部连接,连接组件的上端通过转动调节组件与传动组件的端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及其安装在电机的驱动端的驱动组件构成,电机安装在座椅背架的下端的内侧,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座椅背架的下端与传动组件的靠近两端部的位置紧固连接,传动组件用于带动座椅背架绕着传动组件与座椅背架的连接部位同步摆动。
优选的,所述座椅背架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头枕架。
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组件由同步转动轮盘组件及其不完全内齿圈组成,所述同步转动轮盘组件由紧固安装在传动组件的端部的转盘及其紧固安装在转盘的外侧的外齿圈组成,所述不完全内齿圈紧固安装在连接组件的上端的内侧,所述转盘的外缘与连接组件的上端的内侧转动配合,且外齿圈与不完全内齿圈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为表面设有环形分布的传动齿的驱动轴构成,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且动力输出端与传动齿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一U型支架安装在座椅背架的下端的内侧。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电机带动其驱动端的驱动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在转动时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在转动时带动座椅背架进行摆动,从而达到对座椅背架的角度的调节,在进行座椅背架的角度的调节时,转盘随着传动组件同步转动,且转盘与连接组件的上端转动配合,转盘外缘上的外齿圈与连接组件的上端的内侧的不完全内齿圈相啮合,不仅起到对座椅背架的支撑作用,且座椅背架在进行角度调节时,流畅性和稳定性较高,提高了汽车座椅在进行角度调节时的高校、稳定。
本发明结构简单,有助于汽车座椅进行高效、稳定的角度调节,给汽车座椅的使用带来方便,提高乘车人员的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转动调节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