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播种无人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68581.6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登红;金龙;罗怀邦;田安;蒋羽;霍政华;陈壮;杨添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D1/16 | 分类号: | B64D1/16;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播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安装有种子仓、种子输入装置、种子发射装置、真空泵和燃气罐,所述燃气罐依次与电磁阀、稳压器、空气‑燃气混合器、燃气微调阀连接和进气管连接,所述空气‑燃气混合器与真空泵连接,进气管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内设有高压点火头,燃烧室的出口与发射管连通,发射管与种子仓的出口连通,在种子仓的底部设有将种子仓内的种子推入到发射管的推种装置。本发明的播种无人机,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我们利用原理样机进行试验时,测得样机的平均发射频率可达到每0.7每秒一发,预测到后期进行优化实验时,发射频率预计可达到每秒3发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播种无人机,属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多旋翼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多旋翼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例如,国内外企业纷纷研发出各种各样的播种无人机,但是现有的播种无人机只能用于浅层播种农作物,例如播种水稻、油菜籽等,而无法用于深层播种农作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播种无人机,能够用于深层播种农作物。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播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的种子仓、种子输送装置、种子发射装置和燃料罐,所述种子输送装置将种子仓内的种子有序送入种子发射装置,所述燃料罐中的可燃物经过处理在密封空间内爆炸产生高压气体,所述高压气体进入种子发射装置将种子射入地里实现深层播种。
本发明中,所述密封空间为燃烧室,所述燃料罐与燃烧室之间依次连接有电磁阀、稳压器、空气-燃气混合器、真空泵和燃烧室,所述空气-燃气混合器还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种子发射装置包括发射仓和与发射仓连接的发射管,所述燃烧室内设有高压点火头,燃烧室的出口与发射仓连通,发射管与种子仓的出口连通,种子输送装置将种子仓出口处的种子推送至发射管。
作为优选,所述可燃物为丁烷,当播种无人机工作时,电磁阀开启,燃气罐内的丁烷进入到稳压器内,稳压器将高压的丁烷调节成稳定的低压气体后,低压气体进入空气-燃气混合器,在空气-燃气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随后混合气体经燃气微调阀调整后通过真空泵进入燃烧室,燃烧室内的高压点火头进行点火引起爆炸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进入发射仓将种子输送装置输送到发射管的种子发射至地里实现深层播种。
作为优选,所述种子输送装置包括电机、曲柄摇杆结构和推杆,所述曲柄摇杆结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位于种子仓出口的推杆连接,电机通过曲柄摇杆机构驱动推杆往复运动从而将种子推入到发射管内并复位,电机是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运动。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安装有GPS导航系统。
本发明中,所述发射管为可折叠部件,发射管包含直管和折叠管,所述直管的一端与三通阀的一端连接,三通阀第二端与燃烧室连接,三通阀第三端与种子输送装置连接;所述折叠管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铰接在直管上,在安装座上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折叠装置连接;所述折叠装置包含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两对轴承,在两对轴承上分别套有第一蜗轮杆和第二蜗轮杆,第一蜗轮杆和第二蜗轮杆的中部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在第一蜗轮杆的中心设有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安装有带螺纹的滑杆,滑杆的端部与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二蜗轮杆的一端与升降电机连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第二蜗轮杆转动,第二蜗轮杆从而带动第一蜗轮杆转动,通过螺纹带动滑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发射管折叠。
本发明以丁烷燃料为动力,利用空气-燃料混合气在密封空间内爆炸所产生的气压来发射种子。丁烷气体的能量密度比压缩空气大,能解决压缩空气续航能力短的问题,爆炸所产生的高压气体能够将种子射入地里几十厘米的深度。利用丁烷燃料在有限密闭空间内爆炸所产生的高压气体来发射种子,利用丁烷气体能量密度大的特点来提高播种系统的续航能力。每一颗种子发射出去的动能都由燃烧室内每爆炸一次所产生的能量提供,使得种子能够射进地里一定深度,解决深层播种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