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6208.7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奇;李梓豪;刘杨;代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利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24 | 分类号: | B64D27/24;B64D1/1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11255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单体 无人机机体 多级能量 动力系统 能量耗尽 电磁吸合装置 起落架 供电 电磁吸合 电量耗尽 依次连接 远程信号 逐级分离 再利用 机身 断开 耗尽 天线 降落 飞行 脱离 | ||
1.一种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两侧设有机臂(2),所述机臂(2)上设有无人机旋转桨叶(3),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顶部设有远程信号天线(4),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设有起落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动力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底部的多级能量源(6),所述多级能量源(6)由多个储能单体(7)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组成,多级能量源为无人机供电时,每个储能单体(7)依次供电,当储能单体(7)的能量耗尽时,该能量耗尽的储能单体(7)与无人机机体(1)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储能单体(7)间通过第一电磁吸合装置(8)连接,每一个所述储能单体(7)均连接有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连接一控制电路板(21),所述控制电路板(21)通过接近开关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吸合装置(8);所述无人机机体(1)的下部伸出有无人机供电电路(9),每一个所述储能单体(7)均与所属无人机供电电路(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体(7)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有蓄电池(11),所述外壳(10)的外部设有所述第一电磁吸合装置(8),所述外壳(10)一端的外部设有金属触点,所述蓄电池(11)通过控制电路板(21)与所述金属触点电连接,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无人机供电电路(9)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内填充有减震填充物(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有降落伞装置(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伞装置(13)包括容置壳(14),容置壳(14)内容置有弹射芯(20),弹射芯(20)上设有降落伞(15),所述弹射芯(20)的下端通过第二电磁吸合装置(16)连接容置壳的底部,容置壳的底部与所述弹射芯(20)之间设有弹簧(17),所述第二电磁吸合装置(16)通过接近开关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储能单体(7)上均设有GPS定位系统(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21)为PLC控制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吸合装置和所述第二电磁吸合装置均为电磁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逐级分离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体的个数为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利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利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2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无人机电池舱
- 下一篇: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水冷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