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中组立机器人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8578.9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甘露;刘鹏;朱苏;杨帅;雷雨雨;胡志伟;沈鹏;徐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2 |
代理公司: | 31320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横向运动机构 半门架 机器人焊接装置 焊接机器人 门架横梁 驱动装置 升降立柱 竖向升降 底梁 端梁 门架 组立 焊接 横移台车 机构设置 门架立柱 生产效率 焊缝 焊枪 横移 两套 六轴 船舶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中组立机器人焊接装置,机器人焊接装置包括半门架机构、设置在半门架机构上的机器人横向运动机构和机器人竖向升降机构;半门架机构包括门架底梁和端梁,门架底梁和端梁之间通过门架横梁和一组门架立柱进行连接;机器人横向运动机构设置在门架横梁上,机器人横向运动机构包括两台机器人横移台车;机器人竖向升降机构设置在机器人横移台车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两套超长升降立柱,每台超长升降立柱的底部安装有带焊枪的六轴焊接机器人。使用时,保证了焊接机器人在焊接中组立部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的提高了焊缝的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船舶中组立机器人焊接装置,尤其涉及其中的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部件建造中,焊接工作贯穿着从小组立构件制造到中组立部件建造再到船台(坞)搭载的全过程,焊接工作量较大,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船舶性能。焊接技术是船体部件建造的主要关键工艺技术,焊接质量是评价造船质量的重要指标,生产效率则是影响造船周期与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造船工业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大量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以及各类海洋工程产品,焊接技术水平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越发突出。而根据我国目前中组立结构形式特点,船厂无法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焊接设备,全部为人工焊接,效率低、环境差、人工费用较高,存在着焊接工艺执行力不够、过程管控困难、焊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船舶部件建造技术水平的发展,影响了船舶建造装备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产业工人逐渐匮乏,机器人焊接代替人工焊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船舶中组立机器人智能焊接装备,可集成大量结构模型,并可根据工件实际情况自动进行调整,能够保证焊接质量、提高效率、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员,可有效提高船舶中组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进而缩短船舶建造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船舶中组立机器人焊接装置,通过设置了门架系统来实现焊接系统的精确移位和定位,可以实现对焊缝精确焊接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中组立机器人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焊接装置包括半门架机构、设置在半门架机构上的机器人横向运动机构和机器人竖向升降机构,机器人竖向升降机构设有焊接机器人;半门架机构包括门架底梁和端梁,门架底梁和端梁之间通过门架横梁和一组门架立柱进行连接;机器人横向运动机构设置在门架横梁上,机器人横向运动机构包括两台机器人横移台车,每台机器人横移台车均设有驱动机构和横向拖链机构,用以实现焊接机器人的横向精密运动;机器人竖向升降机构设置在机器人横移台车上,包括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两套超长升降立柱,每台超长升降立柱的底部安装有带焊枪的六轴焊接机器人。
优选的,门架横梁上设有与机器人横移台车配合的台车导轨,驱动机构包括横移伺服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横移伺服电机与齿轮、齿条机构通过横移减速箱相连,机器人横移台车上设有与齿轮、齿条相配合的横移台车轮组,用以驱动机器人横移台车在台车导轨上行进,台车导轨的两侧设有横移台车导向轮。
进一步,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伺服电机与升降减速箱,以及与升降减速箱相连的升降齿轮、齿条机构,横移台车上设有导向架,超长升降立柱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导向架运动,导向架上设有与超长升降立柱配合的上、下限位开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大跨距纵向半门架结构设有大跨度双横梁,其运动可覆盖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规格中组立部件在任意位置进行焊接,焊接工位无位置要求,物流运输方便、场地利用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5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