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酮化合物、制备方法、菌株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4449.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0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应优敏;叶王丹;黄禄;许忆莲;王建伟;占扎君;单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513 | 分类号: | C07C49/513;A61P35/00;C12P7/26;C12N1/14;C12N1/02;C12R1/8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菌株 应用 | ||
1.一种式(1)所示聚酮化合物,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聚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1)发酵:将青霉菌(Penicillium sp.)ZJUT-HS-11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在25~28℃、150~180rpm条件下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所述青霉菌ZJUT-HS-1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9年4月15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259,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所述发酵培养基质量终浓度组成为:碳源10-30g/L、氮源10-25g/L、无机盐0.5-1g/L,真菌化学表观遗传调控剂0.01-0.1g/L,溶剂为水,pH自然;所述真菌化学表观遗传调控剂为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辛二酰二异羟肟酸、丁酸钠、烟酰胺或丙戊酸中的一种或任几种;(2)提纯:将发酵液过滤,取菌丝体干燥后用丙酮室温浸泡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液体流出,获得丙酮提取物;将丙酮提取物悬浮于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取有机层减压浓缩至无液体流出,得乙酸乙酯胞内萃取物;将乙酸乙酯胞内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以体积比1-5:1的石油醚丙酮溶液为洗脱液,收集体积比3:1的石油醚-丙酮的流出液,浓缩至干,再进行ODS C18柱层析,用体积比6:4的甲醇-水溶液洗脱,薄层层析检测各个流出液,收集Rf值为0.5的流出液,减压浓缩至干,即得式(1)所示聚酮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甘露醇、甘油、糊精或半乳糖中的一种或任几种;所述氮源为黄豆粉、蛋白胨或马铃薯浸出粉中的一种或任几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30g/L,马铃薯浸出粉10-25g/L,磷酸二氢钾0.5-1g/L,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0.01-0.1g/L,溶剂为水,pH自然,所述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以40mg/mL二甲基亚砜溶液形式加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液制备方法为:(1)将青霉菌ZJUT-HS-11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在28℃培养5-7天,获得斜面菌体;所述斜面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10-30g/L,马铃薯浸出粉5-25g/L,KH2PO4 0.5-1g/L,琼脂15-20g/L,溶剂为水,pH值自然;(2)将斜面菌体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28℃、185rpm、装液量30%条件下培养24小时,获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10-50g/L,马铃薯浸出粉5-25g/L,KH2PO4 0.5-2g/L,真菌化学表观遗传调控剂0.01-0.1g/L,溶剂为水,pH值自然,所述真菌化学表观遗传调控剂以40mg/mL二甲基亚砜溶液形式加入;(3)将种子液以体积浓度5-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在28℃、185rpm、装液量30%条件下培养7天后继续静置培养7天,获得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葡萄糖10-30g/L,马铃薯浸出粉10-25g/L,磷酸二氢钾0.5-1g/L,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0.01-0.1g/L,溶剂为水,pH自然,所述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以40mg/mL二甲基亚砜溶液形式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44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