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3538.2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山部笃史;高桥溪;长泽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安全气囊装置。侧安全气囊装置具有安全气囊模块(10)、模块支架(100)和车身安装支架(200),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模块(10)具有安全气囊和向安全气囊内供给气体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模块支架(100)和车身安装支架(200)为用于固定安全气囊模块(10)并且被固定于车身的支架。模块支架(100)和车身安装支架(200)具有作为退避部的缺口(150、250),该缺口(150、250)用于配置被设置于车身的锁栓(350)。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侧安全气囊装置紧凑地配置于设置有锁栓的车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安全气囊装置(side airbag device)。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侧安全气囊装置已知有如下一种装置,其被配置于座椅的座椅靠背和车身之间,具有安全气囊模块和壳体,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模块构成为包括安全气囊和向安全气囊供给气体的气体发生器(inflator);所述壳体中收纳安全气囊模块(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05249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在侧安全气囊装置附近有时配置有能够与被设置于座椅靠背的锁定机构(latch mechanism)卡合的锁栓(striker)。因此,期望能够将侧安全气囊装置紧凑地配置于设置有锁栓的车身。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紧凑地配置于设置有锁栓的车身的侧安全气囊装置。
另外,其目的在于使构成侧安全气囊装置的零部件为简单的结构。
另外,其目的在于抑制侧安全气囊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其目的在于使安全气囊模块的姿势稳定。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侧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安全气囊模块和支架,其中,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具有安全气囊和向所述安全气囊内供给气体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并且所述支架被固定于车身,所述支架具有退避部,该退避部用于配置被设置于所述车身的锁栓。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侧安全气囊装置紧凑地配置于设置有锁栓的车身。
在所述侧安全气囊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退避部为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缺口。
据此,能够以在支架上设置缺口这样简单的结构紧凑地配置侧安全气囊装置。
在所述侧安全气囊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架具有:主体部;和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且被固定于所述车身,所述缺口由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延伸部形成。
据此,与将形成缺口的部分和固定于车身的部分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构成侧安全气囊装置的零部件即支架为简单的结构,或者能够抑制侧安全气囊装置的大型化。
所述侧安全气囊装置可以构成为,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的线框(wire frame),所述线框具有相向部,该相向部以从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方式配置,且在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方向上与所述主体部相向,在所述相向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配置所述锁栓。
据此,能够将侧安全气囊装置紧凑地配置于设置有锁栓的车身。
在所述侧安全气囊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
据此,与延伸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抑制侧安全气囊装置在前后方向上的大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3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阻流门压力释放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