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8026.6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铭;朱凌;赵庆鹏;王宝来;沈达;蔡琳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2D15/02 |
代理公司: | 11017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晓宁;张丽萍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齿轮 活塞 可变压缩比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 汽车发动机 控制齿条 控制装置 压缩比 气缸 改变活塞行程 传统发动机 传动齿条 活塞运动 结构功能 摩擦损失 上下方向 中部铰接 支撑点 减小 噪声 发动机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包括在气缸中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通过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端通过控制齿条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铰接有曲柄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控制齿条在上下方向的位移,经由所述传动齿轮和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所述活塞运动,改变压缩比。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通过控制机构支撑点的位置来改变活塞行程使压缩比连续改变的功能,降低了气缸与活塞的摩擦损失,减小了噪声;且在满足结构功能与稳定工作的前提下,相关结构的尺寸和质量接近传统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
背景技术
压缩比是发动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其直接决定发动机的热效率、排放,并对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输出有着重要的影响。较高的压缩比能够使压缩时内压力和温度得到提高,混合气体燃烧的更加充分,同时燃烧瞬间释放大量能量作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通过对压缩比的适当调整,能够使发动机从低负荷到高负荷变化过程中热效率的有效提高,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有害尾气的排放。变压缩比方案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节能减排高效的标准。
变压缩比技术具有良好的燃料适应性,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性,而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污染废气排放。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现有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①增大了连杆机构的惯性力,无法实现原有平衡,比如加装偏心机构以及设置曲轴安装偏心孔等;②改变了燃烧室的形状,使得混合气体的燃烧特性受到影响,如将曲轴箱与汽缸体进行独立设置等;③使零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提高,如汽缸盖上添加控燃活塞等。而有些专利中提出的结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没有办法实现,如特殊板簧的制造,同时液压机构在液压油泄露的情况下,液压油无法及时补偿也会造成压力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通过控制机构支撑点的位置来改变活塞行程使压缩比连续改变的功能,降低了气缸与活塞的摩擦损失,减小了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包括在气缸中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通过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另一端通过控制齿条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铰接有曲柄连杆机构,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控制齿条在上下方向的位移,经由所述传动齿轮和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所述活塞运动,改变压缩比。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所述传动齿条朝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控制齿条朝向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条上还连接有第一导轮,所述控制齿条上连接有第二导轮;
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构成同步导轮。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通过连杆销与所述传动齿轮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曲柄。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阀体、位于所述阀体内的液压活塞、与所述液压活塞连接的液压杆。
由上,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通过控制机构支撑点的位置来改变活塞行程使压缩比连续改变的功能,降低了气缸与活塞的摩擦损失,减小了噪声;且在满足结构功能与稳定工作的前提下,相关结构的尺寸和质量接近传统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传动齿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的压缩容积提升式可变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美容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