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9999.3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毕东升;徐凯;蔡家豪;黄照明;张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2 | 分类号: | H01L33/22;H01L33/46;H01L27/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1.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提供一衬底,于所述衬底上生长外延层;
S2、刻蚀所述外延层,形成复数个相互连接的发光单元,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具有沟道;
S3、于所述沟道的底部制作高反射层,于所述发光单元侧面制作掩膜层;
S4、曝光光束垂直射入高反射层表面,入射光和反射光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所述掩膜层在干涉条纹的作用下形成交替分布的变性区和非变性区;采用显影液对掩膜层进行显影,形成图案化掩膜层;
S5、刻蚀掩膜层和发光单元侧面,将掩膜层的图案转移至发光单元侧面,形成凹槽和凸起结构,所述掩膜层包括保护层和涂覆于保护层表面的光阻层,形成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侧面的凸起由外延层和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小于外延层的折射率;
S6、在所述外延层之远离衬底的一侧表面上制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S7、减薄衬底并分离发光单元,形成独立的发光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的深度等于或者大于外延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沟道的深度范围为2~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或者碳化硅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曝光光束的波长和高反射层的厚度,调整干涉条纹的宽度,进而调整发光单元侧面相邻凹槽或者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层为金属反射层,反射率范围为3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层为铝反射层或者银反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层的厚度为λ/4(2n+1),其中λ为曝光光束波长,n为大于或等于0的自然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光束波长范围为200~5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光束为I线、深紫外、H线或者G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光束包括激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步骤S5中的刻蚀方法均包括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大小范围为10~50μ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侧面的凹槽的间隔距离范围为20~100μm。
16.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以及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外延层,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作而成,所述外延层的侧面具有凹槽和凸起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所述凸起由外延层和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小于外延层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99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极组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