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9336.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煜琨;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4 | 分类号: | C23C14/04;C23C14/08;C23C14/1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善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0 | 代理人: | 康艳青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制备 方法 移动 终端 | ||
1.一种壳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壳体的基底上形成遮蔽保护图案层;其中,所述遮蔽保护图案层,遮蔽所述基底的第一区域,且显露所述基底的第二区域;
在覆盖所述遮蔽保护图案层的所述基底之上,通过PVD方式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类膜层;
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类膜层之后,去除所述遮蔽保护图案层;
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类膜层的所述基底上,通过PVD方式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类膜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膜层覆盖所述第一类膜层和所述基底的第二区域;
形成功能层;其中,所述第一类膜层和所述第二类膜层位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且所述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第二类膜层上;
其中,所述功能层的作用至少包括:用于遮挡外界向所述壳体内的功能元件发射的电磁波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覆盖所述遮蔽保护图案层的所述基底之上,通过PVD方式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类膜层,包括:
基于所述遮蔽保护图案层,通过PVD方式形成堆叠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类膜层;其中,不同所述第一类膜层对可见光具有不同的处理效果,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所述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类膜层的所述基底上,通过PVD方式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类膜层,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第一类膜层的所述基底上,通过PVD方式形成堆叠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类膜层;其中,不同所述第二类膜层对可见光具有不同的处理效果,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同所述第一类膜层的材质相同且厚度不同,不同厚度的相同材质的所述第一类膜层对可见光具有不同的干涉处理效果;
或者,
不同所述第一类膜层的材质不同,不同材质的所述第一类膜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同所述第二类膜层的材质相同且厚度不同,不同厚度的相同材质的所述第二类膜层对可见光具有不同的干涉处理效果;
或者,
不同所述第二类膜层的材质不同,不同材质的所述第二类膜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的作用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用于遮挡外界光源向所述壳体内的功能元件发射的光线;
或者,
用于传导热量;
或者,
用于与所述外界光源、蒸镀有所述第一类膜层和所述第二类膜层的所述基底共同作用,以使所述壳体呈现预设颜色;
或者,
用于将所述第二类膜层与所述功能元件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壳体的基底上形成缓冲层;其中,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类膜层和所述基底之间,还位于所述第二类膜层和所述基底之间,用于缓冲所述第一类膜层与所述基底之间的内应力,还用于缓冲所述第二类膜层与所述基底之间的内应力;
所述在壳体的基底上形成遮蔽保护图案层,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缓冲层的所述基底上形成所述遮蔽保护图案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为透明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93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