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2472.4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峰;濮伟霖;鞠少卿;钱飞;马彦云;张健锋;邵可可;肖峰;靳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G16H50/20;G16B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癌 dna 甲基化 标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测结直肠癌(CRC)风险的DNA甲基化标志物集,所述标志物集包括ESR1、ZNF132、ZNF229、ZNF542和ZNF67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测定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的试剂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用于制备预测受试者中结直肠癌(CRC)风险的试剂盒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获取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评估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集诊断准确性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预测结直肠癌(CRC)风险的DNA甲基化标志物集并构建了诊断模型(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可用于CRC筛查与早期诊断,并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SEPT9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具体涉及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美国等发达国家CRC死亡人数约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0%,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2位。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CRC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增CRC病例约40万,每年因CRC死亡病例约19.5万,年增速约为4.2%,超过国际平均水平2%,CRC防治形势依旧严峻。
结直肠癌的防治重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在疾病发病期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阻止病程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其发展。据2016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显示,Ⅳ期结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为12%,II-III期为70%,而Isi-I期为90%,可以看出,若能实现早诊早治,将有效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
总之,筛查与早期诊断是结直肠癌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发现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而早期肠癌的筛查与诊断将有效提高肠癌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医疗费用,这也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防治水平的关键。
目前用于筛查与早期诊断CRC的手段主要有电子肠镜(影像学技术)、粪便潜血实验(FOBT)以及2009年出现的甲基化检测技术(m)SEPT9。
电子肠镜技术,需要患者1-3天的肠道准备周期;检测过程中可出现肠道疼痛和不适感;且有一些禁忌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造成其适用人群的局限性及增加了其在中国推广的难度。
FOBT也是一项CRC筛查的普遍应用技术,是通过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来判断消化道是否出血,如,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黏膜损伤、钩虫病、肠结核、Crohn(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胃癌、结直肠癌时,FOBT均可阳性。据报道消化性溃疡时,其阳性率为40-70%;消化道癌症时,阳性率达95%。可见,对于CRC筛查,FOBT的敏感度不高。且对于无出血等症状的早期CRC,阳性率几乎为零。
Septin9(SEPT9)基因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检测结直肠癌(CRC)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86%,其升级版检测试剂盒(Epi proColon 2.0)敏感度为68-95%,特异度为80-99%。由此可见,SEPT9DNA甲基化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需提高。故需要开发新的CRC筛查与早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预测结直肠癌(CRC)风险的DNA甲基化标志物集,所述标志物集包括ESR1、ZNF132、ZNF229、ZNF542和ZNF677。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测定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的试剂盒,其包含根据ESR1、ZNF132、ZNF229、ZNF542和ZNF677这5种DMR所设计的一种或多种探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用于制备预测受试者中结直肠癌(CRC)风险的试剂盒的用途。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获取结直肠癌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