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变速转向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1034.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昶 |
主分类号: | F16H61/26 | 分类号: | F16H61/26;F16H57/021;F16H57/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壳体 后悬臂 输入轴 圆锥滚子轴承 深沟球轴承 密封盖 前悬臂 输出轴 穿插 减震 减震安装座 变速 前密封盖 输入齿轮 转向机构 安装座 转向球 组连接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变速转向机构,包括变速器壳体、左后悬臂组、左前悬臂组及右后悬臂组,变速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减震安装座,变速器壳体的一端安装有转向球安装座,并且,变速器壳体分别于左后悬臂组、左前悬臂组及右后悬臂组连接,变速器壳体的内部穿插设有前输入轴,并且,前输入轴的两端分别与变速器壳体的外侧之间的安装有前输入密封盖及前密封盖,前输入轴的两侧且位于变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深沟球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一,前输入轴上且位于深沟球轴承与圆锥滚子轴承一之间套设有输入齿轮,变速器壳体的内部另一侧穿插设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一端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输出密封盖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减震变速转向机构,属于机械传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工程机械的行走操纵包括变速操纵和转向操纵,由方向盘或转向操纵杆控制车辆转向及变速,由变速操纵杆控制车辆速度,操作主要是通过杠杆操纵杆系与换向阀的滑阀转轴连接来控制的。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员须手脚并用调整行走机构的方向和速度,但是现有的变速箱体积较大,安装不方便,影响工作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所以现在需要一种减震变速转向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变速转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新颖,能够节省大量安装时间,方便快捷,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是一种减震变速转向机构,包括变速器壳体、左后悬臂组、左前悬臂组及右后悬臂组,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减震安装座,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端安装有转向球安装座,并且,所述变速器壳体分别于所述左后悬臂组、所述左前悬臂组及所述右后悬臂组连接,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部穿插设有前输入轴,并且,所述前输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外侧之间的安装有前输入密封盖及前密封盖,所述前输入轴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深沟球轴承及圆锥滚子轴承一,所述前输入轴上且位于所述深沟球轴承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一之间套设有输入齿轮,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部另一侧穿插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输出密封盖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侧套设有与所述输入齿轮相配合的输出齿轮,并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部之间通过圆锥滚字轴承二连接。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相互垂直啮合,并且,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前输入轴之间通过锁紧螺母一连接。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输入密封盖及所述输出密封盖与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均通过内骨架密封圈连接。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一及所述圆锥滚字轴承二的外侧均设有轴承座。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前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均通过锁紧螺母二连接,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前输入密封盖及所述输出密封盖之间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垫。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后悬臂组包括左后悬臂、左后支架、左后转向节,所述变速器壳体分别与所述左后悬臂及所述左后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左后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左后转向节的一侧连接。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前悬臂组包括左前悬臂、左前支架、左前转向节及转向支架,所述变速器壳体分别与所述左前悬臂、所述左前支架及所述转向支架连接,所述所述转向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左前转向节连接。
另一种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右后悬臂组包括右后悬臂、右后支架及右后转向节,并且,所述变速器壳体分别与所述右后悬臂及所述右后支架连接,所述右后转向节与所述右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昶,未经李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1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