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实现AI行为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4743.0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 |
主分类号: | A63F13/56 | 分类号: | A63F1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模糊 逻辑 技术 实现 ai 行为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实现AI行为判断方法,涉及模糊逻辑技术领域,该包括输入模块、构建模块、行为数据库、比对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构建模块构建模糊准则;再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构建的模糊准则传输至行为数据库;然后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模糊变量;比对模块根据行为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模糊准则对输入的模糊变量进行比对,而后去模糊化并得出结果;最后判断计算结果的平均最大值是否超过当前行为的平均最大值,如果超过即执行进攻,如果没有超过则不执行,本发明采用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实现在有效的判断AI行为的基础上,将其模糊化,改善游戏的运行效果,增强用户的游戏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糊逻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实现AI行为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模糊逻辑是建立在多值逻辑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研究模糊性思维、语言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模糊逻辑指在模仿人脑的不确定性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方式,对于模型未知或不能确定的描述系统,以及强非线性、大滞后的控制对象,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表达过渡性界限或定性知识经验,模拟人脑方式,实行模糊综合判断,推理解决常规方法难于对付的规则型模糊信息问题,在游戏中,AI行为的转换都是精准的条件判断,但是精准的判断容易导致逻辑产生冲突,进而影响游戏的运行效果,降低用户的游戏体验。
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在有效的判断AI行为的基础上,实现其模糊化,改善游戏的运行效果,以增强用户的游戏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能够改善游戏的运行效果,以增强用户游戏体验的AI行为判断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技术实现AI行为判断方法,包括输入模块、构建模块、行为数据库、比对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通过构建模块构建模糊准则;
B、再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构建的模糊准则传输至行为数据库;
C、然后通过输入模块输入模糊变量;
D、比对模块根据行为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模糊准则对输入的模糊变量进行比对,而后去模糊化并得出结果;
E、最后判断计算结果的平均最大值是否超过当前行为的平均最大值,如果超过即执行进攻,如果没有超过则不执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模糊变量主要包括游戏中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攻击力、防御力、生命值、魔法值、攻击距离、相距距离、技能冷却、当前装备以及当前受损状态;
优选的,所述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攻击力主要为基础攻击力和当前装备提供的攻击力加成;
防御力主要为基础防御力和当前装备提供的防御力加成;
生命值主要为基础生命值和当前装备提供的生命值加成;
魔法值主要为基础魔法值和当前装备提供的魔法值加成。
优选的,所述游戏中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当前受损状态主要包括沉默、减速、禁锢、眩晕、压制、击飞、击退以及嘲讽。
优选的,所述模糊准则的构建步骤主要包括:
(1)设计期望值模糊变量;
(2)设计击杀概率模糊变量;
(3)设计与目标距离模糊变量;
(4)设计规则集。
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去模糊化并得出结果,主要根据模糊规则,并采用平均最大值的方法去模糊化,以得到最后是否进攻的最终期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未经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