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112.6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3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李铭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包括塑料制成的边框和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边框上相对的两边,所述连接条内设置有铜制成的引脚,所述引脚的一端伸出所述连接条,所述引脚的前端设置有触片。本发明中,每个引脚都是独立的,因此将引线制成整流桥后,不会产生内应力,且制成成品后,边框和连接条都不用裁切,直接可以作为成品包装的一部分,需要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引脚从连接条上抽出就可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器件,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整流桥现在都是批量生产了,批量生产当中有用到铜制的框架,这种框架由一块铜片通过冲压掉多余部分而成。
在加工整流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封装的步骤,对于铜这种金属,热胀冷缩变化很大,这种整个由一片铜片冲压框架,整体的形变对各个单体影响很大,冷却以后造成各个单体内应力很大,这也造成了产品的一致性不好,容易出现故障。
而且对于客户来说,完成整流桥的封装后,还需要裁切掉边框和连接条之后才能使用,这也十分麻烦,且裁切后,得到的整流桥单元都是散乱的,还需要专门的设备整理后才能包装出货,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可以有效避免制成产品后各个单体间产生的内应力,而且成品后无需裁切和整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可以利用简单的设备方便的制造改种引线框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引线框架,包括塑料制成的边框和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所述边框上相对的两边,所述连接条内设置有铜制成的引脚,所述引脚的一端伸出所述连接条,所述引脚的前端设置有触片。本发明中,每个引脚都是独立的,因此将引线制成整流桥后,不会产生内应力,且制成成品后,边框和连接条都不用裁切,直接可以作为成品包装的一部分,需要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引脚从连接条上抽出就可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条有多条,多条所述连接条相互平行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引脚与所述触片连接处设置有弯折。
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一块铜板,然后利用冲压机在铜板上冲压出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矩形的第一框体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框体上相对的两边,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成型有向外侧延伸的铜条,所述铜条的端部为所述触片;
2)准备两块塑料板,所述塑料板具有矩形的第二框体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框体上相对的两边;
3)在步骤一中处理后的铜板的正反两面各贴上一片步骤二处理后的塑料板,贴合后形成一块复合铜排,确保所述第二框体的内圈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圈内,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边缘外,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边缘距离所述触片一定距离。
4)将步骤三中的所述复合铜排正反两面同时加压加热,使得正反两面的所述塑料板热熔后形成一体;
5)对步骤四中处理过的所述复合铜排进行裁切,裁切掉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部分,剩余的所述第二框体形成边框,剩余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所述连接条,剩余的铜条形成所述引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每个引脚都是独立的,因此将引线制成整流桥后,不会产生内应力,且制成成品后,边框和连接条都不用裁切,直接可以作为成品包装的一部分,需要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引脚从连接条上抽出就可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剖视)。
图3为纯铜引线框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蜂窝的TSV聚簇故障容错结构
- 下一篇:DFN-6L三基岛封装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