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412.0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钱波;苏慧民;马剑勋;刘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尖 指尖运动 三维空间 跟踪 映射 三维位置信息 运动估计误差 计算机技术 准确性要求 二维图像 二维位置 复合运动 滤波算法 三维运动 手势跟踪 运动生理 坐标转换 视频帧 手指尖 拟合 投影 三维 采集 引入 | ||
1.一种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集指尖视频,得到指尖在二维图像中的像素坐标;
②对采集到的指尖二维像素坐标进行坐标系转换,得到指尖对应的三维坐标;
③建立系统运动模型;
④采用步骤②得到的指尖三维坐标作为初始化滤波器的位置参数,初始化滤波器;
⑤通过当前时刻状态值与指尖的运动模型推算出下一时刻的预测位置;
⑥计算新一帧图像中的指尖三维位置,作为观测位置,再通过预测位置和观测位置对指尖运动进行估计,得到校正位置;
⑦更新卡尔曼滤波器,重复步骤②至步骤⑥,连续稳定地跟踪指尖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实验者穿戴上视频采集设备Hololens,并移动指尖;
第二步:通过Hololens采集包含指尖运动的视频;
第三步:计算视频帧中指尖点的二维像素坐标(uk,vk),其中k为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设定实验者在做指尖运动时,手臂的初始状态为向人体朝向正前方伸直,指尖运动的全过程保持手臂伸直状态;
第二步:根据人体手臂运动规律,推断出指尖在三维球面上运动;
第三步:图像像素坐标系转换到图像物理坐标系,得到指尖物理坐标(xk,yk);
具体转换方法为:
A、设定指尖点的像素坐标为(uk,vk);
B、依据式(1)的坐标转换规则进行转换得到物理坐标为(xk,yk):
第四步:根据摄像机纵向视场角α和横向视场角β,以及图像长度a和宽度b,得到指尖点的三维坐标,具体方法为:
Ⅰ、设定实验者手臂长度为R;
Ⅱ、通过式(2)表达的指尖点和相机的角度θ关系,得到指尖点的三维坐标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实验并分析人指尖运动规律;
第二步:将指尖与沙盘要素进行交互的指尖运动分成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当手指尖开始运动,匀加速移动至沙盘中待操作对象周围;第二个过程:在与待操作对象相交前,减速至相交位置;第三个过程:选中待操作对象后,指尖使用匀速运动与操作对象开始进行交互;其中,第一个过程和第二个过程采用匀加速模型,第三个过程采用匀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⑤中采用指尖的位置和速度描述指尖点的运动状态,由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设定指尖点的位置为当前速度为利用式(3)的匀速运动模型公式,预测出下一时刻指尖点的三维位置
第二步:设定指尖点的位置为当前速度为加速度为利用式(4)的匀加速运动模型公式,预测出下一时刻指尖点的三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空间映射的指尖运动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将步骤②得到的k+1时刻的指尖三维坐标作为运动指尖点的观测位置;
第二步:结合步骤⑤得到的运动指尖点的预测位置,经过卡尔曼滤波得到指尖点的真实位置,具体步骤为:
Ⅰ、定义指尖运动状态向量对应的观测向量控制向量为其中T为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
Ⅱ、在匀速运动模型时,状态方程式为x(k+1)=A·x(k)+η(k),状态向量预测方程为:x(k|k-1)=A·x(k-1|k-1),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方程组,得到下一时刻指尖点的三维位置
Ⅲ、在匀加速运动模型时,状态方程式x(k+1)=A·x(k)+B·u(k)+η(k),状态向量预测方程为:x(k|k-1)=A·x(k-1|k-1)+B·u(k),得到下一时刻指尖点的三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4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