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器人无序分拣的3D相机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0919.4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青;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熵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G06T7/80;G06T7/32;G03B15/02;H04N13/239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徐员兰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投射 幅面 投射单元 一次图像 分拣 机器人 采集 被测物体表面 测量要求 传统结构 匹配计算 三维点云 散斑图案 数字图像 同步采集 图像处理 物流分拣 大视野 解算 散斑 解析 三维 相机 图像 重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无序分拣的3D相机及其测量方法,采用主动散斑投射技术,通过投射单元将设计的散斑图案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然后,启动两个相机同步采集一次图像;最后,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匹配计算和三维解析,可实现被测表面三维点云的快速重建。每次测量仅需采集一次图像,图像处理更简单,大大提高测量速度。解决了传统结构光3D相机测量幅面小、解算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投射单元投射幅面更大和亮度更强,能够满足物流分拣1.5m大视野的测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视觉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无序分拣的3D相机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三维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图像采集设备的不断进步,3D相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端制造、汽车制造、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无人车、无人机)等领域,为工业制造提供数字化依据,为自动化、智能化提供视觉感知。
3D相机按照技术原理可分为条纹结构光、线扫激光以及红外成像等。目前,商业化3D相机中有60%以上均采用了结构光技术,一般采用投影仪(如DLP投影仪)向被测物体表面投射多幅(如多频四步相移14幅)光栅图案(格雷码、正弦条纹等),并利用相机多次采集图像来计算三维点云数据,精度较高,但需要对多幅图像进行解算、速度较慢;同时,受投影仪亮度和镜头不能定制的限制,基于结构光技术的3D相机不能用于大幅面(>1m)的测量。另外,基于线激光技术的3D相机主要用于小型工件的在线检测,且价格昂贵。而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3D相机由于精度低,多用于手机、游戏、生物识别等消费级领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拟公开一种用于机器人无序分拣的3D相机及其测量方法,以解决传统结构光3D相机测量幅面小、解算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器人无序分拣的3D相机,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工业相机(1)和投射单元(2)组成;两个工业相机(1)位于投射单元(2)的两侧,且投射单元(2)的投射范围在两个工业相机(1)各自的图像采集范围之内。
进一步的,两个工业相机(1)与投射单元(2)位于大致一致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投射单元(2)中包含散斑投射单元,所述散斑投射单元用于将散斑图案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形成投射亮度均匀、高对比度的散斑图案,两个工业相机(1)用于同步采集被测物体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散斑投射单元主体包括高亮LED光源、散斑玻片以及用于光线传播的透镜单元,透镜单元包括多个先扩散再汇聚的镜片,带有散斑图案的散斑玻片设置在多个镜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散斑图案利用计算机绘制矢量化随机制成,经光刻在透光玻璃片上形成散斑玻片。
根据测量幅面和距离,选型镜头或镜片和LED光源进行光路仿真后集成构建
一种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3D相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标定靶通过自标定方法标定3D相机的内、外参数,相机的内参数包括镜头焦距、主点坐标及镜头的畸变量等,相机的外参数为世界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第二步,采用主动散斑投射技术,通过投射单元(2)将预设的散斑图案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
第三步,启动相机采集散斑图像,两个工业相机(1)各自采集一幅散斑图像;
第四步,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各两个工业相机(1)采集的散斑图像进行匹配计算和三维解析,实现被测表面三维点云的快速重建。
进一步的,所述散斑图案生成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熵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熵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0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