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8999.3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葛原史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6;B60L58/26 |
代理公司: | 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娟;杨明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块 气体排出管道 电池冷却 电池堆 气体冷却管道 冷却电池 流通 排出 缩径 占用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异常时确保将气体向外部排出的路径,并且在平时减少该路径占用的容积的电池模块。本发明的电池模块(10)包括:电池堆(13);电池冷却管道(11),冷却电池堆(13)的空气在电池冷却管道中流通;以及气体排出管道(12),从电池堆(13)产生的气体在气体排出管道中流通。另外,在电池模块(10)中,在缩径的状态下,将气体冷却管道(11)的中间部分内置于气体排出管道(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在异常时将从电池产生的气体向外部导出的管道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中,搭载有向赋予车辆驱动力的电动机供电的大型电池。另外,在这种车辆中,设置有用于冷却电池的机构,和在异常时将从电池产生的气体向外部引导的机构。
专利文献1记载了将从电力设备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构成。具体而言,具有将该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气体排出口,与气体排出口连通的排气通道的一端封闭,该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对外部开放。如此,能够将气体切实地向外部排出,还可以防止排出气体向车室内逆流。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隔离形成有冷却通道和排出通道的电池结构。具体而言,隔离形成有用于冷却电池电极的冷却通道,和从电池电极泄漏的气体通过的排出通道。通过该构成,可以防止在电池异常时泄漏的气体混入冷却通道。
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形成有将从电池产生的气体排出的管道部的电池组。具体而言,管道部具有排烟通道,该排烟通道横跨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的全长而形成。通过该构成,可以有效冷却电池单元并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58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710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8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各专利文献记载的发明中,将异常时产生的气体的风路紧凑地配设在车体内部并不容易。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虽然配置有将异常时产生的气体释放到车外的排气通道,但由于排气通道是横跨电池全长方向形成的,因此排气通道所占的容积增大,导致电池模块的大型化问题。
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由于隔离形成有冷却通道和排出通道,因此即使通过该发明,排出通道也会占有较大容积,存在挤占车室内有效容积的问题。
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中,由于横跨电池组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在异常时排气的排烟通道,因此该发明也会产生排烟通道所占的容积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异常时保障将气体向外部排出的路径,并且在平时减少该路径占用的容积的电池模块。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堆;电池冷却管道,冷却所述电池堆的空气在所述电池冷却管道中流通;以及气体排出管道,从所述电池堆产生的气体在所述气体排出管道中流通,其中,在缩径的状态下,将所述气体排出管道的中间部分内置于所述电池冷却管道。
另外,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电池冷却管道的一端侧,导入有车室内的空气;从所述电池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侧,冷却所述电池堆的空气返回到所述车室。
另外,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配设在所述车室的内部。
另外,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出管道由比所述电池冷却管道柔软的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8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