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2D材料磊晶去疵单晶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制作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2654.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靁;刘家桓;宋高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靁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H01L33/32;H01L33/20;H01S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东区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基板 超薄层 同质材料 外延生长 低成本 磊晶 制备 热膨胀系数差异 单一材料 工序简化 基板材料 晶格常数 市场推广 制造成本 匹配度 中介层 迭层 制作 阻隔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2D材料磊晶去疵单晶基板,在低成本GaN单晶基板或其他低成本的GaN准同质材料单晶基板上采用阻隔效果的2D材料范德华外延生长2D材料超薄层作为中介层,在2D材料超薄层上范德华外延生长高质量GaN或GaN基外延层,2D材料超薄层由单一材料构成或者一种以上材料迭层形成,准同质材料单晶基板外延的条件范围为:晶格常数不匹配度不大于5%以及热膨胀系数差异不大于1.5×10‑6℃‑1。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以及其制作组件。本发明可获得高质量GaN单晶基板,将外延及组件工序简化,使得采用的基板材料选择可能性更为宽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2D材料超薄中间层 同质或准同质磊晶去疵单晶基板,以及制备方法,和其制作组件。
背景技术
在发光二极管或雷射二极管(LD,laser diode)的组件制造过程 中,磊晶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对质量的影响甚至包含发 光效率、耐久度等。原因在于发光二极管尤其要求构成晶体激发时电 子与电洞彼此配合才可以顺利产生光子。相对地,如果在材料结构或 组织上产生缺陷,电子与电洞的相互结合过程中被缺陷阻碍的可能性 就会增加,导致发光效果的劣化。发光二极管主要的发光材料选用氮 化镓(GaN),通常是以外延的方法生长在基板上,而所生产出的氮化 镓结晶结构和组织则很大部分受所采用的基板影响。为了增进上述发 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耐久度以及其他关于发光二极管质量相关的特性,此技术领域通常在选择合适基板材料时考虑几种条件。通常,基 板的材料希望是能尽量减少缺陷密度的单晶材料,在晶体结构、晶格 常数(lattice constant)、热膨胀系数(CTE,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与外延材料匹配才能尽可能避免在外延过程中影响发光 二极管的晶体质量。
依照目前技术,最常采用的基板材料是单晶的蓝宝石 (Sapphire),主要是考虑其化学稳定性好、制造技术成熟等优点;并 且由于近年产能增加,蓝宝石基板相对其他替代品,如:氮化铝(AlN), 甚至氮化镓(GaN)基板等,更符合经济要求。但由于蓝宝石在晶体结构、晶格常数(lattice constant)、热膨胀系数(CTE,coefficient of thermalexpansion)与外延材料匹配上不尽理想,导致GaN或AlGaN 外延层缺陷密度偏高影响了雷射二极管(LD,laser diode)方面的应 用以及紫外光发光二极管(UV LED)的性能提升;其中属于深紫外光范 围的UVC LED发光波长最具有消毒杀菌的效能,除将有效取代现行低效耗能并有害环境的汞灯之外,更将在民生及日常消毒杀菌应用中有 极大发展潜能,但目前最适于UV LED的氮化铝基板量产技术存在瓶 颈,UVC LED开发主要仍着力于匹配度不佳的蓝宝石基板,导致性能 提升存在极大障碍。
氮化铝和氮化镓的熔点均在摄氏两千五百度以上且存在蒸气压 高问题,换言之,若想要直接以熔融长晶的方法制作前述两种材料的 单晶基板,则不只制造成本更高,也相对会产生更多废热,对环境造 成不可避免的污染。气相法长晶部分,目前氮化镓长晶采用的是氢化 物气相外延法(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HVPE)来生产单晶氮 化镓基板,由于生产成本及产率条件等限制,目前量产技术达到4英 寸基板同时成本极高。事实上,上述气相法缺陷密度仍然偏高于其他 液相长晶工序,但受限于其余工序长晶速率过于缓慢,量产成本更为 高昂,在市场需求、组件性能以及基板成本与供应量折衷考虑之下, 商转主流仍限于HVPE法。文献指出气相法GaN长晶速率仍有提高数 倍的可能并维持良好结晶性,但受限于缺陷密度劣化,目前并未能作 为降低GaN基板成本的取向。至于氮化铝长晶技术,采用的是气相法 之一的物理气相传输法(Physical Vapor Transport,PVT)来生产单 晶氮化铝基板,由于生产技术及良率限制,全球仅两家厂家有量产能 力,目前量产技术仅达到2英寸基板同时成本极高,而产能全由少数 厂商占有无法广泛供应市场。由于氮化铝本身化学特性以及物理气相 传输法硬件零组件限制,单晶成品中一定程度的碳(C)与氧(O)杂质存 在为不可避免,也一定程度影响组件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靁,未经王晓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2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
- 下一篇:微型LED及其转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