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埋孔的PCB制作方法及PCB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2829.1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2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茹;焦其正;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42;H05K3/46;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2312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孔 制作 干膜 通孔 油墨 化学沉铜 芯板 去除 多层板 中间孔 褪膜 两端位置 一次压合 预设区域 制作工艺 上部孔 下部孔 钻通孔 电镀 内层 塞孔 外周 压合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PCB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埋孔的PCB制作方法及PCB。所述PCB制作方法包括:对于位于待加工埋孔的两端位置的两张芯板,分别于预设区域制作干膜/油墨;将芯板与其他芯板压合形成多层板;在多层板上钻通孔,且通孔的中间孔段的两端外周余留有干膜/油墨;先褪膜去除干膜/油墨再进行化学沉铜;或者,先进行化学沉铜,再进行褪膜以同时去除干膜/油墨及其表面的化学沉铜层;电镀;去除通孔的上部孔段和下部孔段的孔铜;对通孔进行塞孔,使得通孔的中间孔段形成为埋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次压合即可制成不同内层之间的埋孔,与现有制作工艺相比,大大简化了制作流程,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且有效提高了制作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埋孔的PCB制作方法及PCB。
背景技术
PCB是所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零件,是所有电子元器件的载体,是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时的主要支撑体。
常见的PCB导孔有三种:通孔、盲孔和埋孔。其中,通孔是贯穿整个线路板的过孔;盲孔是将PCB内层走线与PCB表层走线相连的过孔,此孔不穿透整个线路板;埋孔是将PCB的任意相邻的两层或者多层之间的内层线路相连的过孔。
对于埋孔,现有的制作工艺是:先通过一次压合、钻通孔、电镀及树脂塞孔的方式制作出通孔;然后进行再次压合,将通孔变成埋孔。采用这种通过“先一次压合形成通孔,再二次压合形成埋孔”的埋孔制作方法,需要经过多次压合操作,整个制作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且制作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埋孔的PCB制作方法及PCB,克服现有工艺存在的工艺复杂及制作精度低的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埋孔的PCB制作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叠板顺序,对于位于待加工埋孔的两端位置的两张芯板,分别于板面的预设区域制作干膜/油墨;所述预设区域对应于待加工内埋孔在板面的钻孔位置;
将所述芯板与组成所述PCB的其他芯板按照预设顺序叠放后压合,形成多层板;
在所述多层板上钻通孔,且所述通孔的中间孔段的两端外周余留有所述干膜/油墨;
先褪膜去除所述干膜/油墨,再进行化学沉铜;或者,先进行化学沉铜,再进行褪膜以同时去除所述干膜/油墨及所述干膜/油墨表面的化学沉铜层;
对所述通孔的孔壁进行电镀;
去除所述通孔的上部孔段和下部孔段的孔铜;
对所述通孔进行塞孔,使得所述通孔的中间孔段形成为埋孔。
可选的,所述去除所述通孔的上部孔段和下部孔段的孔铜,包括:
将所述通孔的孔口铜层蚀刻成孤立的孔环;
先通过贴膜、曝光及显影,以露出外层线路部分和通孔、盖住非线路部分;再进行镀锡和褪膜,以露出非线路部分、盖住外层线路部分和通孔;之后,蚀刻去除非线路部分、孔环以及所述上部孔段和下部孔段的孔铜;最后退锡,露出外层线路部分。
可选的,在所述先褪膜去除所述干膜/油墨,再进行化学沉铜之后,以及对所述通孔的孔壁进行电镀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干膜/油墨去除后形成的空腔,通过微蚀法去除所述空腔内的化学沉铜层。
可选的,所述干膜的厚度为50-150微米,所述油墨的厚度为30-60微米。
可选的,所述干膜/油墨的特性满足条件:耐高温180-220摄氏度,耐高压100-400PSI,耐高温高压时长60-1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2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