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自由度可控寄生机构式焊接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36976.1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韦为;龚俊杰;蔡敢为;胡明;胡旭;杨丽华;彭思旭;黄一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2 | 分类号: | B25J9/12;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可控 寄生 机构 焊接 机器人 | ||
一种六自由度可控寄生机构式焊接机器人,由宿主机构和寄生机构组成,宿主机构包括底座支架、动力机构、大臂、中臂和小臂,寄生机构由六条相互独立的支链构成,宿主机构提供给整个结构的支撑和承载载荷,寄生机构的六条寄生支链对宿主机构的六个自由度进行控制,两种机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焊接工作。本发明借鉴自然界宿主与寄生的关系,将宿主机构和寄生机构有机结合,解决现有焊接机器人空载和负载过程中载荷过大的问题,以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六自由度可控寄生机构式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焊接机器人是一种通过已设定好的程序按固定轨迹自动运行,并进行特定轨迹进行焊接工作的自动化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由于其工作效率高,焊接质量好,节约劳动成本等优点,在汽车制造、船舶、军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在重复且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劳动力。现代焊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有的焊接工艺甚至需要无尘的工作环境以保证焊接质量,人工难以替代,但现在市面上广泛应用的机器人多为六自由度链式串联机器人,其动力均设置在关节连接的转动副处,电机不合理的设置在机器人的运行过程中,会给机器人造成附加的弯矩和扭矩,减小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寄生关系,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并使后者在生理上受到一定的损害,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本发明借鉴自然界的寄生关系,将机构分为宿主机构和寄生机构,宿主机构给寄生机构提供支撑点和机器人主要结构分布,寄生机构对宿主机构进行驱动和控制,两种机构有机组合,两者没有受益与受害之分,共同完成某一种或某一类功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自由度可控寄生机构式焊接机器人,由一个宿主机构和六条寄生支链机构组成,宿主机构提供支撑点,利用六条支链分别对宿主机构的六个自由度进行控制,解决现代焊接机器人多为单链串联机器人,动力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六自由度可控寄生机构式焊接机器人,由宿主机构和寄生机构组成,宿主机构包括底座支架、大臂、中臂、小臂和动力机构,寄生机构由六条相互独立的支链构成,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所述的宿主机构连接方式为:底座支架上部与轴承支撑板固定相连,底座支架下部左边与左脚板固定连接,底座支架下部右边与右脚板固定连接;回转轴承固定在轴承支撑板上,回转轴承上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由角码固定在底板上,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对称布置,通过轴承共同支撑大臂转动轴;大电机支撑板、大小电机支撑板、小电机支撑板均由六颗螺栓固定在大臂转动轴上;
所述大臂由前后布置的大臂前支撑板和大臂后支撑板通过角码固定在大臂转动轴上,大臂左右各设置一个角码加固大臂和大臂转动轴的连接;大臂上端设置的中臂左耳和中臂右耳由六颗螺栓贯穿固定连接,中臂左耳和中臂右耳上各安装一个轴承,轴承中间设置一根轴,作为中臂的主支撑;
所述中臂两端设置轴承支撑长轴,轴承支撑长轴设置在中臂的内部,轴承支撑长轴与中臂后端的四轴回转连杆平齐,中臂前端与中臂前端轴承支撑块通过四个角码固定连接,中臂前端轴承支撑块内部设置轴承,长轴贯穿轴承得以支撑,中臂后端与中臂后端轴承支撑块通过四个角码固定连接,中臂后端轴承支撑块内部设置轴承,用于支撑长轴另一端;轴承支撑长轴前端与长轴固定块固定连接,长轴固定块后端设置长轴支撑块,长轴支撑块和长轴固定块中间由垫块隔开一定距离,形成稳定的两点支撑,长轴固定块和长轴支撑块的左边与小臂左耳固定连接,长轴固定块和长轴支撑块的右边与小臂右耳固定连接;
所述小臂左耳和小臂右耳前端安装轴承,轴穿过小臂并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形成转动副;小臂上部设置小臂上端轴承支撑块,内部设置轴承,用于支撑焊枪轴上端,小臂下部设置小臂下端轴承支撑块,其内部设置轴承,支撑焊枪轴下端;小臂延伸轴固定在小臂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6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针组件及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零件在Z形纵梁内焊接定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