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21716.7 | 申请日: | 2019-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彤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36 | 分类号: | B60R19/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阻尼机构 摇杆 缓冲组件 承重板 基板 汽车防撞 防撞梁 吸能盒 动能 横梁 开槽 转轴 冲击力 安全防护效果 顶部中间位置 安装板顶端 安装板 最小化 缓冲 减小 对称 损伤 分解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横梁,防撞梁横梁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吸能盒,吸能盒的底端设有承重板,承重板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缓冲组件,承重板的底端中部设有阻尼机构,缓冲组件和阻尼机构的底端与安装板连接,阻尼机构包括位于安装板顶端的基板一,基板一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开槽,开槽内分别设有摇杆一和摇杆二,摇杆一远离摇杆二的一端与转轴一连接,转轴一延伸至基板一内。有益效果:缓冲组件和阻尼机构的设置则能够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的分散及缓冲分解,使冲击力减弱,减小对车辆及人员硬性损伤的同时将使用者的损失最小化,增加了安全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撞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对于交通事故的防范意识也在逐年增强,所以每辆汽车都会安装防撞梁。目前,市面上的汽车防撞梁大多通过简单的横梁或者横梁内嵌吸能盒对碰撞冲击力进行缓冲吸能。但是,由于防护措施较为单一使得在发生意外受到冲击时容易快速变形,无法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了安全性,防护性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撞击动能的汽车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横梁,所述防撞梁横梁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底端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缓冲组件,所述承重板的底端中部设有阻尼机构,所述缓冲组件和所述阻尼机构的底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板顶端的基板一,所述基板一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分别设有摇杆一和摇杆二,所述摇杆一远离所述摇杆二的一端与转轴一连接,所述转轴一延伸至所述基板一内,所述基板一内的所述转轴一上套设有轴套一,所述摇杆二远离所述摇杆一的一端与转轴二连接,所述转轴二贯穿所述基板一与位于所述基板一一侧的旋转电机连接,所述基板一内的所述转轴二上套设有轴套二,所述摇杆一和所述摇杆二远离所述转轴一与所述转轴二的一端通过芯轴连接,所述芯轴上套设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中部与衔接杆连接,所述衔接杆的另一端与活动块的中部连接,所述活动块上套设有U形固定座,所述U形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为空腔结构,所述套筒一的顶端与活动板一的底端连接,所述活动板一内嵌压力传感器,所述活动板一的顶端与所述承重板底端连接,所述套筒一的底端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位于所述套筒一内的限位板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所述U形固定座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U形固定座与所述通孔之间的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一,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的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活动板一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基板一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套筒二,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筒二内。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一远离所述通孔的空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适配的弹性块。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与所述基板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所述承重板底端连接的活动板二,所述活动板二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底端与活动板三连接,所述活动板三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底端与位于所述安装板顶端的基板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由伸缩杆和缓冲弹簧组成,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彤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彤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21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后保险杠总成安装结构
- 下一篇:后座侧气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