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铷铋氯钙钛矿纳米晶Rb7Bi3Cl16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6848.0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宋俊玲;谢杰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9/00 | 分类号: | C01G29/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晶材料 制备 纳米晶 氯钙 钛矿 极性溶剂溶解 荧光量子产率 表面活性剂 弱极性溶剂 直链有机胺 发射波长 光电领域 光稳定性 激发波长 晶胞参数 晶体材料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三方晶系 生物成像 水稳定性 荧光检测 荧光特性 有机羧酸 分散剂 空间群 氯化铋 氯化铷 申请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铷铋氯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晶体材料的化学式为Rb7Bi3Cl16,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1c,晶胞参数为α=β=90°,γ=120°,Z=2。该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为采用极性溶剂溶解氯化铋和氯化铷,以直链有机胺和有机羧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再以弱极性溶剂为分散剂分散。所得的纳米晶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37nm,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可达28.43%。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及光稳定性。该纳米晶材料在光电领域,如LED、生物成像、荧光检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铷铋氯钙钛矿纳米晶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钛矿纳米晶以其极高的量子产率,能带可调,色纯度高,制备简便及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新一代热门的光电材料之一,在显示、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的钙钛矿纳米晶主要以铅基钙钛矿为主,如,CsPbX3, (CH3NH3)PbX3(X=Cl,Br,I)等,存在着铅的毒性较强以及铅基钙钛矿遇水、光、热易降解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钙钛矿纳米晶的应用推广。为此,学者们提出金属替换的策略,即采用具有与铅相似的ns2电子排布的其他毒性更小的金属进行替换,如Sn、Ge、Bi、Sb等。
其中,锡基钙钛矿和锗基钙钛矿,由于Sn和Ge易由二价氧化为四价,稳定性不佳,荧光量子产率低,此类无铅钙钛矿还需进一步研究改良;而铋基钙钛矿纳米晶,如:(CH3NH3)3Bi2X9和Cs3Bi2X9纳米晶等,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毒性较弱、荧光性能良好等优点,是目前最具研究价值的无铅钙钛矿纳米晶之一,在LED、生物成像、荧光检测等光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申请创新地利用长链的有机胺和有机羧酸作为表面活性剂,极性溶剂作为溶剂,弱极性溶剂作为分散剂,合成出一种新型的铷铋氯钙钛矿纳米晶Rb7Bi3Cl16。其制备方法简易,结构独特,荧光性能良好,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计算得出的量子产率约为28.43%,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光电纳米晶材料。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钙钛矿纳米晶材料,该纳米晶材料具有较好的蓝色荧光,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37nm,计算得出的荧光量子产率为28.43%。此外,该晶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因此,该纳米晶材料在光电显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所述钙钛矿纳米晶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Rb7Bi3Cl16,其纳米晶材料呈类球状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85±0.8nm,如图1所示。
所述钙钛矿纳米晶Rb7Bi3Cl16的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1c,晶胞参数为α=β=90°,γ=120°,Z=2;每个Bi原子与相邻六个Cl原子配位形成的八面体[BiCl6]3-或边共享的二聚体[Bi2Cl10]4-,八面体与二聚体交替堆叠,形成离散的三明治结构,而Rb离子则是分布在八面体或二聚体的空隙中,以平衡电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