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肉类冷链物流保鲜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1159.2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观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20 | 分类号: | A23B4/20;A23B4/22;A23B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加工 生肉 冷链物流 肉类 冷却肉 前处理 储存 运输 浸渍 无菌蒸馏水 优势微生物 浸入 肉类腐败 肉类食品 有效抑制 脂肪氧化 保鲜液 货架期 原有的 冰温 冷链 贮藏 杀死 保鲜 变质 流通 腐败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生肉类冷链物流保鲜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生肉前处理:将屠宰后的生肉在1~2℃的无菌蒸馏水中浸渍;步骤S2、生肉预保鲜:将前处理后的生肉浸入保鲜液;步骤S3、保鲜加工;步骤S4、运输:将肉在温度0~4℃、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下运输;步骤S5、储存:将包装后的肉冰温储存。本发明提供的生肉类冷链物流保鲜加工方法,能有效抑制和杀死导致冷却肉腐败的优势微生物并控制脂肪氧化,降低肉流通中的贮藏成本,延长冷却肉货架期,运用冷链设施进行肉类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在保持肉类原有的滋味和营养价值的同时,减少由于肉类腐败变质带来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肉类保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生肉类冷链物流保鲜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冷链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以冷冻工艺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在低温条件下的物流现象。食品冷链的作用在于对易腐食品的有效控制,建设冷链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的损耗,减少浪费,防止污染,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最实惠的产品,为社会和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对冷链物流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开发出一条完整的肉类食品冷链,对肉类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肉类冷链物流保鲜加工方法,能有效抑制和杀死导致冷却肉腐败的优势微生物并控制脂肪氧化,降低肉流通中的贮藏成本,延长冷却肉货架期,运用冷链设施进行肉类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在保持肉类原有的滋味和营养价值的同时,减少由于肉类腐败变质带来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肉类冷链物流保鲜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生肉前处理:将屠宰后的生肉在1~2℃的无菌蒸馏水中浸渍2~3分钟后,取出,沥干6~8分钟,其中,无菌蒸馏水的重量为生肉重量的7~10倍;
步骤S2、生肉预保鲜:保鲜液置于冰浴中,45-50分钟后,将前处理后的生肉浸入保鲜液,浸渍15s,取出沥干;
步骤S3、保鲜加工:将上述步骤的生肉在温度-9~-7℃的冷却间冷却5-6小时,随后移入温度-2~-1℃、相对湿度80~90%的冷却间冷却3-4小时,然后在0~4℃无菌环境下进行剔骨、分割,用特制保鲜膜包装好;
步骤S4、运输:将肉在温度0~4℃、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下运输,运输途中温差不超过0.5~1℃;
步骤S5、储存:将包装后的肉冰温储存,储存温度范围为肉的冰点温度到0℃。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保鲜液由如下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0.5%茶多酚、1.5%溶菌酶、0.9%大蒜素微球颗粒、1%抗菌肽、96.1%无菌蒸馏水。
进一步地,所述大蒜素微球由如下方法制备:
(1)将大蒜素粉末溶于40℃蒸馏水中配制成2.8mg/mL的大蒜素水溶液;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丙酮中,配制成浓度为2.5mg/mL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丙酮溶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观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观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1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