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9915.6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直树;后藤大辅;塚越贵哉;松崎则和;佐藤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装置 | ||
输入部件通过制动踏板的操作而进退移动。电动促动器的电动马达使动力活塞进退移动。主压力控制单元根据由制动踏板产生的输入部件的移动量来设定动力活塞的目标移动量,并控制电动马达使动力活塞移动以达到目标移动量,从而在主缸内产生制动液压。主压力控制单元具有变更对制动踏板的液压反作用力特性的反作用力产生部(基准相对位移计算器、相对位移修正量计算器、加法运算部)。反作用力产生部根据输入部件的移动量的时间变化,对动力活塞的目标移动量进行修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汽车等车辆施加制动力的电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助力装置(制动助力器),采用使用电动促动器的结构的电动助力装置是已知的。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电动助力装置,该电动助力装置通过对“通过制动踏板的操作而进退移动的输入部件”与“通过电动促动器而进退移动的辅助部件”的相对位置进行可变控制,从而得到各种制动器特性。根据该技术,输入部件成为承接“由制动液压产生的反作用力的一部分”和“安装在输入部件与辅助部件之间的复位弹簧的弹簧反作用力”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58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根据输入部件与辅助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制动踏板的反作用力(以下,也称为踏板反作用力)发生变化。在该情况下,由于踏板反作用力依赖于辅助部件的响应时间而发生变化,因此,例如,难以根据制动踏板的踩踏速度(输入部件的移动速度)任意变更踏板反作用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变更脚踏感的电动助力装置。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装置具备:
输入部件,所述输入部件通过制动踏板的操作而进退移动;
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能够相对移动地配置于该输入部件;
电动促动器,所述电动促动器使该辅助部件进退移动;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制动踏板产生的所述输入部件的移动量来设定所述辅助部件的目标移动量,并控制所述电动促动器使所述辅助部件移动以达到所述目标移动量,从而在主缸内产生制动液压,
所述控制部具有变更对所述制动踏板的液压反作用力特性的反作用力产生部,所述反作用力产生部根据所述输入部件的移动量的时间变化,对所述目标移动量进行修正。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装置可以变更脚踏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装置的车辆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包括电动助力装置在内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主压力控制单元以及主压力控制机构的电路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动力活塞、输入部件、反作用盘、输出杆、主缸等的半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反作用盘(RD)的反作用力特性FRD的特性线图。
图6是表示图3中的主压力控制单元的控制内容的控制框图。
图7是表示在图3中的主压力控制单元中进行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踏板行程量与基准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特性线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行程速度与相对位移修正量之间的关系的特性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输线偏压电阻器
- 下一篇:利用固体燃料燃烧和碳捕获发电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