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减震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0246.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7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佩茨基特·卡内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7/02;F16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王艳江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减震 | ||
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震塔,其包括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本体。本体包括沿着上部部分布置的毂和沿着下部部分延伸的边沿。多个第一辐条在毂与边沿之间延伸,以用于将载荷从减震塔传送或分配至车辆的一部分。多个第二辐条至少部分地围绕本体延伸并且横向于第一辐条的相应的第一辐条延伸,以限定用于允许所分配的载荷在第二辐条与第一辐条的每个相交部处改变方向的多个辐条连接部。多个第三辐条各自从第一辐条中的一个第一辐条成角度地延伸至边沿。这些辐条共同限定了空隙,以用于从减震塔移除材料并减少减震塔部件的总重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PCT国际专利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7日提交的题为“Shock Tower For AVehicle(用于车辆的减震塔)”、序列号为62/455,68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被视为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并且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设置在车辆的前部部分中以安装支柱或减震器的上端部的减震塔。
背景技术
减震塔是众所周知的车身零件。通常,减震塔固定至发动机舱的一部分并且设置有用于接纳弹簧和阻尼器、或麦佛逊支柱(McPherson strut)的上端部的附接件或安装表面。这种减震塔通常使用钣金制造技术形成。例如,减震塔通常通过组合多个冲压钢部件而形成。在其他实例中,多个冲压金属部件被由钢铸造成的减震塔代替。然而,由多个冲压钢部件或作为单独铸造构件形成的减震塔非常重,并且因此该减震塔不是用以减少车辆的总重量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例中,减震塔比如通过高压真空压铸(HPVDC)由铝形成,以提供比钢制减震塔更轻的铝制减震塔。然而,铝制减震塔比钢制减震塔更昂贵,因为通过HPVDC生产铝制减震塔的过程非常复杂。另外,铝制减震塔经常过度设计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确保铝制减震塔提供必要的结构完整性。增加的费用和设计特征削弱了铝基减震塔旨在实现的非常有益的效果。另外,可能还难以将铝制减震塔固定至由钢构成的发动机舱的一部分。因此,这些铝制减震塔经常需要比如铆钉的机械紧固件以将减震塔固定至发动机舱的一部分。
甚至在其他实例中,减震塔由镁或镁合金铸造以克服前述钢基和铝基的减震塔的问题。一个这样的示例在US 2016/026416中由Blazer等人公开。虽然镁的使用提供了质量减小的减震塔——因为该减震塔所基于的材料的密度是铝的密度的2/3——但是镁铸减震塔必须需要附加部件比如钢制桥接支架,以将镁铸减震塔固定至发动机舱的一部分。另外,镁铸减震塔还需要使用隔离件以在镁铸减震塔与发动机舱之间提供屏障,从而避免镁制减震塔的腐蚀。
因此,仍然存在对下述设计更简单的减震塔的显著且持续的需求,该减震塔包括更少部件并且更便宜,同时还有助于使结合有该减震塔的车辆的总重量减小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或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塔,该减震塔包括更少部件并且更便宜,同时还有助于使结合有该减震塔的车辆的总重量减小的目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震塔。该减震塔包括本体,本体限定内腔并且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本体包括毂和边沿,毂沿着上部部分布置,边沿围绕并沿着下部部分延伸。本体包括多个辐条,以用于在毂与边沿之间分配减震塔的载荷。多个辐条限定在多个辐条之间延伸的多个空隙,其中,多个空隙中的每个空隙向内腔打开以用于消除材料并减少减震塔的总重量。
根据本公开的减震塔例如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减震塔包括更少部件并且更便宜,同时还有助于使结合有该减震塔的车辆的总重量减小的目标。
附图说明
将容易地领会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因为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考虑时的以下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主题公开的减震塔的立体图;
图2是减震塔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国际公司,未经麦格纳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0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