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构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09700.3 | 申请日: | 2018-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伊泽佳典;荒井淳一;马渕丰;乙部胜则;西村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雷诺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4/02 | 分类号: | C23C24/02;B05D1/12;B22F1/00;B22F7/04;C22C9/00;C22C9/06;F01L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构件 铜合金 基材 非熔融状态 析出 硬质颗粒 混合物 非球形 覆膜层 硬化型 纵横比 下吹 制造 生产 | ||
该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通过将包括多个析出硬化型铜合金颗粒和具有纵横比的中值为1.2以上的非球形形状并且比铜合金颗粒更硬的多个硬质颗粒的混合物在非熔融状态下吹送至基材上而在基材上形成覆膜层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例如,层叠构件可以用作滑动构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通过在冷态下的加工诱导转变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硬质覆膜的硬质覆膜的形成方法。硬质覆膜的形成方法涉及将固态的金属粉末与作为介质的压缩气体一起吹送至基材的表面上,以形成硬质金属覆膜。在该形成方法中,金属粉末由可以经历加工诱导转变的金属材料制成。该方法涉及以引起加工诱导转变的高速度将金属粉末喷射至基材上,以便在使金属粉末塑性变形为扁平形状的同时将金属粉末堆积和层叠在基材的表面上,以及引起堆积的金属粉末的加工诱导转变。该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形成的金属覆膜比待喷射至基材上的金属粉末更硬。
专利文献1:JP 5202024B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硬质覆膜的形成方法的问题在于覆膜的不充分的形成效率。
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覆膜层的形成效率高的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将包括析出硬化型铜合金颗粒和硬质颗粒的混合物在非熔融状态下吹送至基材上以在基材上形成覆膜层,所述硬质颗粒具有纵横比的中值为1.2以上的非球形形状并且比铜合金颗粒更硬。由此完成本发明。
利用本发明,可以提供覆膜层的形成效率高的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层叠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为图1中的层叠构件的由线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层叠构件的由线III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磨耗试验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层叠构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截面图像。
图6为示出实施例2的层叠构件的能量分散型X射线(EDX)分析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和层叠构件。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该实施方案的层叠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析出硬化型铜合金颗粒和硬质颗粒的混合物在非熔融状态下吹送至基材上以在基材上形成覆膜层,所述硬质颗粒具有纵横比的中值为1.2以上的非球形形状并且比铜合金颗粒更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雷诺两合公司,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雷诺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制的磁盘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滑动构件和用于内燃机的滑动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