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物半导体膜、薄膜晶体管、氧化物烧结体以及溅射靶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09025.4 | 申请日: | 201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一吉;柴田雅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04B35/01;C23C14/08;H01B1/08;H01L21/36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毛立群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烧结 以及 溅射 | ||
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膜,其特征在于,以满足下述式(1)~(3)的范围的原子比含有In、Ga以及Sn,0.01≦Ga/(In+Ga+Sn)≦0.30…(1)0.01≦Sn/(In+Ga+Sn)≦0.40…(2)0.55≦In/(In+Ga+Sn)≦0.98…(3),并且,以满足下述式(4)的范围的原子比含有Al,0.05≦Al/(In+Ga+Sn+Al)≦0.30…(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物半导体膜、在制造使用了该氧化物半导体膜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氧化物半导体膜等时可采用的溅射靶、以及该溅射靶的材料即氧化物烧结体。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所使用的无定形(非晶质)氧化物半导体与通用的无定形硅(a-Si)相比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光学带隙较大,能够在低温下成膜,因而期待将其用于要求大型、高成像清晰度、高速驱动的下一代显示器或耐热性低的树脂基板等。
在形成上述氧化物半导体(膜)时,优选使用对溅射靶进行溅射的溅射法。这是因为,利用溅射法形成的薄膜与利用离子电镀法或真空蒸镀法、电子束蒸镀法形成的薄膜相比,膜面方向(膜面内)的成分组成或膜厚等的面内均匀性优良,能够形成与溅射靶成分组成相同的薄膜。
在专利文献1中,例示有涉及在In2O3中添加了Ga2O3以及SnO2的氧化物半导体膜的内容。但是,该膜的成膜后的载流子控制(降低载流子浓度)较难,有时利用CVD等在该膜上形成了层间绝缘膜等后,不会半导体化。
在专利文献2中,例示有将在In2O3中添加了Ga2O3以及SnO2的氧化物半导体膜与在In2O3中添加了Ga2O3、SnO2以及ZnO的氧化物半导体膜层叠而得的晶体管以及溅射靶。
在专利文献3~6中,记载有由In2O3、Ga2O3以及SnO2构成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例示有溅射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95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5-108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94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272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03-014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2009-1284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存在对更高性能的TFT的强烈要求,对高迁移率、在CVD等中的特性变化小的材料的要求较大。此外,由将In2O3、Ga2O3、以及SnO2进行烧结而得到的氧化物烧结体构成的溅射靶在溅射时,有时会在靶上产生被称为发丝裂纹的、微小的线状的裂纹,因此还要求难以产生裂纹的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新的氧化物系材料构成的、新的氧化物半导体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用于薄膜晶体管时发挥优良的TFT性能的氧化物半导体膜、能够形成该氧化物半导体膜的溅射靶、以及作为该溅射靶的材料的氧化物烧结体。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积源及具有此沉积源的沉积装置
- 下一篇:操作真空处理系统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