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6932.2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4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丰;冯宝林;李露;徐林森;施云高;孙鹏;张攀峰;高磊;徐潺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垛机器人 机械夹 本实用新型 触觉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重量传感器 摄像头 传感器组 电磁阀组 控制系统 电磁阀 检测 机器人智能控制 抓取 信号调理电路 全自动控制 自动化水平 采集处理 多传感器 工作效率 人力物力 显示终端 箱体轮廓 信息数据 报警器 控制器 回传 夹取 机器人 图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属于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显示终端、传感器组、摄像头、电磁阀组、信号调理电路、报警器;传感器组包括触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电磁阀组包括机械夹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机械夹的的松合;触觉传感器用于检测码垛箱体轮廓,重量传感器用于测定码垛箱体重量,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夹异常抓取检测;摄像头用于回传图像。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传感器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在码垛过程中实现机器人识别、夹取、码垛全自动控制,提高了码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码垛机器人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运输货物主要采用的卸货方式是通过人工搬运的方法,由于货物较多、人工效率比较低、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运输货物的装卸。现代工业常用机器人替代人力进行码放工作。码垛机器人包括软件控制程序和码垛机械手,机械手按照程序将料袋、瓶罐、箱体等各种产品进行码放。码垛机器人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抓取装置对产品进行定位和搬动;同时,机器人采用端子控制系统,通过连接开关对机器人的运作过程进行控制。但是目前国内码垛机器人控制比较复杂,工作效率和精确度不高,而且容易产生危险。
专利201610871843.8,涉及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所述伺服系统包括多个伺服驱动系统,每一个伺服驱动系统分别连接有一个电机;人机交互系统通过对跺型设计和运动的指令进行规划,生成相应的运动轨迹信息,根据生成的轨迹进行离线模拟仿真运行,在用户确认无误后,进行码垛工作,并实时采集数据,根据实际情况校正速度和位置信息。本实用新型通过简易的图形化界面替代传统的代码式编程,使用起来方便简单,降低码垛机器人的使用难度,并对运动轨迹进行仿真运行,在用户确认无误后才开始进行工作,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专利201310066761.2,公开一种码垛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升降装置、摆动装置、抓取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对各部件进行控制的伺服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之间可进行快速的无缝切换,使得设备运动过程中没有任何停顿,运行顺畅、高速、准确。伺服控制系统带有位置反馈单元和扭矩检测单元,可实现设备的精确定位和控制,对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当发生过载现象时,系统控制设备停止运行,避免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通过多传感器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在码垛过程中实现机器人识别、夹取、码垛全自动控制,提高了码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码垛机器人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组、电磁阀组、显示终端、摄像头、信号调理电路、报警器;触觉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组,传感器组与信号调理电路相连;电磁阀组、显示终端、摄像头、信号调理电路、报警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电磁阀组包括机械夹电磁阀,电磁阀组通过控制一个双作用液压油缸调节机械夹的松合;
所述触觉传感器固定在机械夹的表层,用于检测码垛箱体轮廓,同时把箱体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所述重量传感器固定在码垛机器人称重底座,用于测定码垛箱体重量,同时把箱体重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从而确定机械夹施加多大力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电磁阀组的阀块上,用来防止机械夹夹取异常,从而紧急泄压,确保码垛箱体完整性;
所述摄像头用于回传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6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线固定端上摆铸件的次品及废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识字教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