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灭火功能的电池冷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0962.0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钧;王洪军;代永祥;吕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10/6569;A62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辛自强;陈庆超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电池冷却 冷却回路 雾化器 阀门 冷却介质 灭火功能 冷却 着火点 混合动力车辆 电动车辆 灭火效率 雾化 灭火 传输 释放 | ||
1.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电池冷却系统,用于对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的动力电池(8)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回路,用于传输冷却介质以冷却所述动力电池;
第一阀门(12);
雾化器(11),所述雾化器(11)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2)旁接于所述冷却回路,所述雾化器(11)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12)打开时,将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所述冷却介质雾化并释放至所述动力电池(8)所在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烟雾传感器(9),所述烟雾传感器(9)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8)所在的空间内,所述第一阀门(12)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烟雾时和/或在所述动力电池(8)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打开所述冷却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1),所述膨胀水箱(1)旁接于所述冷却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压缩空气储气罐(3)和第二阀门(2),所述第二阀门(2)设置在所述压缩空气储气罐(3)和所述膨胀水箱(1)之间的气路上,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所述气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2)与所述第一阀门(12)构造成同时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接头(13),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3)连接在所述冷却回路中,所述第一阀门(1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3)相连,所述第一阀门(12)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器(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水泵(6)、吸热元件(5)、散热器(4),所述吸热元件(5)布置为邻近或接触所述动力电池(8),所述水泵(6)的出口与所述吸热元件(5)的入口相连,所述吸热元件(5)的出口与所述散热器(4)的入口相连,所述散热器(4)的出口与所述水泵(6)的入口相连,从而形成所述冷却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通接头(7),所述膨胀水箱(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接头(7)的第一端口相连,所述散热器(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接头(7)的第二端口相连,所述水泵(6)的入口与所述第二三通接头(7)的第三端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的材料选择成能够用于冷却所述动力电池(8)且能够用作灭火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由阻燃材料制成或含有阻燃材料成分。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09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片的动力电池包散热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 下一篇:电池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