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分拣的分拣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5363.X | 申请日: | 201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宏;鄢吉多;林芸;徐玉梁;钟丽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5/06;B25J15/00;B07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拣 机械手 底板顶部 电动推杆 中心处 轴承座 滑槽 滑杆 滑台 支撑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横向固定 横向开设 滑杆表面 主动齿轮 承载板 活动杆 支撑板 支撑柱 齿板 滑块 螺杆 面套 拿取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分拣的分拣机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前侧与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对应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中心处面套设有滑台,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杆、滑块、第二电动推杆、支撑块、活动杆、承载板、支撑板、电机、螺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轴承座、滑台、滑槽、第二轴承座、主动齿轮、支撑柱和齿板的配合使用,可对不同位置的物体进行有效拿取,这样机械手的分拣效果更好,解决了机械手在使用时,因不能对不同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使得机械手只能对固定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从而导致机械手出现分拣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效分拣的分拣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广泛运用于物体的分拣过程中,现有的机械手在对物体分拣时,只能对一个特定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不能对不同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从而导致机械手出现分拣效果较差的问题,给机械手的使用带来较大不便,降低了机械手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分拣的分拣机械手,具备对不同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的优点,解决了机械手出现分拣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分拣的分拣机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前侧与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对应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中心处面套设有滑台,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台底部表面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并与滑槽的内腔滑动接触,所述滑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右侧与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滑台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柱表面的中心处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底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贯穿放置板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的内腔与第二轴承座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杆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板,所述吸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支撑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顶部的表面设置有定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滑台左侧表面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贯穿开设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滑孔,滑孔的内圈与滑杆的表面为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延伸至第一轴承座的内腔并与第一轴承座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与电机配合使用的放置孔,电机的表面与放置孔的内腔为紧密配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80M-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型号为JINGE-160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型号为JINGE-16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杆、滑块、第二电动推杆、支撑块、活动杆、承载板、支撑板、电机、螺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轴承座、滑台、滑槽、第二轴承座、主动齿轮、支撑柱和齿板的配合使用,可对不同位置的物体进行有效拿取,这样机械手的分拣效果更好,解决了机械手在使用时,因不能对不同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使得机械手只能对固定位置的物体进行分拣,从而导致机械手出现分拣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机械手的使用,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53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避障的四足机器人腰部结构
- 下一篇:重载桁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