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层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5182.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龙;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65 | 分类号: | H01L25/065;H01L23/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成珊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组 焊点 叠层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 所在平面 叠置 伸出 倒装键合 伸出设置 电连接 堆叠层 边数 倒装 叠放 正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层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器件组,每个器件组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第二器件叠放,其中一者正装、一者倒装,二者焊点的位置相对应并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器件组叠置,各器件组中的一个器件朝向器件所在平面上的不同方向伸出,并且伸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叠层封装结构,通过倒装键合的方式将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结合形成器件组,并将器件组叠置,使得器件组中的一个器件朝向器件所在平面上的不同方向伸出设置、并且露出的焊点不能位于器件同一边时,堆叠层数最高可以达到多边形器件的边数的两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件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层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以及立体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器件和电子产品对多功能化和微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叠层封装技术能够使得封装体积更小,引线距离缩短从而使信号传输更快。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层封装结构,如图1所示,应用IC 10倒装芯片安装在封装基底20上,两个IC 50和52正装堆叠在应用IC 10上,并且两个IC同一侧的边伸出设置以露出焊点。IC 50伸出的一边54上设置有焊点,并通过导线58将该焊点与封装基底20表面的焊点30连接;IC 52伸出的一边56上设置有焊点,并通过导线60将该焊点与封装基底20表面的焊点 30连接。
然而,由于相邻两个IC同一侧的边伸出设置以露出焊点,对于每个多边形器件,若露出的焊点不能位于多边形器件同一边,则堆叠层数最多为多边形器件的边数,堆叠层数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层封装结构,以解决当露出的焊点不能位于器件同一侧时,现有叠层封装结构的堆叠层数难以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叠层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器件组,每个器件组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第二器件叠放,其中一者正装、一者倒装,二者焊点的位置相对应并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器件组叠置,各器件组中的一个器件朝向器件所在平面上的不同方向伸出,并且伸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点。
可选地,各器件组中正装的器件朝向器件所在平面上的不同方向伸出。
可选地,所述叠层封装结构还包括:封装基板或应用IC,正装设置;所述封装基板或所述应用IC上的表面的第二焊点通过导线连接至第一焊点。
可选地,所述器件组中,正装器件的部分与倒装器件重合。
可选地,所述器件组中正装器件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器件组中正装器件为正多边形。
可选地,相邻器件组中,正装器件伸出的方向所呈的角度为360°/N 的整数倍,其中N为正多边形的边数。
可选地,所述器件组中倒装器件为四边形。
可选地,相邻器件组中,正装器件伸出的方向正交。
可选地,每个器件组中的一者为逻辑器件,另一者为存储器件;或者,每个器件组中的二者均为存储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层封装结构,通过倒装键合的方式将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结合形成器件组,并将器件组叠置,使得器件组中的一个器件朝向器件所在平面上的不同方向伸出设置、并且露出的焊点不能位于器件同一边时,堆叠层数最高可以达到多边形器件的边数的两倍。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叠层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器件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5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