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3067.4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8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凯飞亚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9/02 | 分类号: | B60B9/02;B60B9/18;B60B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0171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自行车轮圈 轮圈本体 弹力杆 气压管 气压 等距离焊接 轮胎本体 插接 滑杆 通管 冲击力 交通工具领域 本实用新型 地面撞击 转盘运动 承托板 滑动 弹簧 缓冲 轮圈 内壁 焊接 增高 颠簸 自行车 路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涉及交通工具领域。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包括转盘和轮胎本体,所述转盘的外侧等距离焊接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远离弹力杆远离转盘的一端焊接有轮圈本体,所述轮圈本体的内壁等距离焊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靠近转盘的一侧插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内侧插接有一号滑杆。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承托板带动二号滑杆和二号气压块向转盘运动,从而使气压管内的气压得到增高,进而通过气压和弹簧的推力,使转盘可做小范围滑动,从而缓冲掉轮胎本体与地面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使轮圈本体在使用时不会受到过大的冲击力,使此装置具备可在自行车高速驶过颠簸路段时保证轮圈不被损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
在交通工具中自行车的是最为常见也最为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车在使用时其轮圈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荷,然而传统的自行车轮圈普遍强度不高,在高速行驶到颠簸路段时,自行车的轮圈存在着变形乃至断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其具备可在自行车高速驶过颠簸路段时保证轮圈不被损坏,使轮圈的强度得到提高,进而降低了自行车轮圈在行驶时的风险,使此装置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包括转盘和轮胎本体,所述转盘的外侧等距离焊接有弹力杆,所述弹力杆远离弹力杆远离转盘的一端焊接有轮圈本体,所述轮圈本体的内壁等距离焊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靠近转盘的一侧插接有通管,所述通管的内侧插接有一号滑杆,所述一号滑杆背面靠近转盘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转盘的正面铰接,所述一号滑杆远离转盘的一端焊接有一号气压块,所述一号气压块的外侧与气压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气压块远离一号滑杆的一端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一号气压块的一端焊接有二号气压块,所述二号气压块的外侧与气压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气压块远离弹簧的一侧焊接有二号滑杆,所述气压管靠近轮圈本体的一侧插接有套管,所述轮圈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轮槽,所述套管远离气压管的一端贯穿轮圈本体的内壁并延伸至轮槽的内侧,所述二号滑杆远离二号气压块的一端贯穿套管并延伸至轮槽的内侧,所述二号滑杆远离二号气压块的一端焊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远离二号滑杆的一侧与轮胎本体的内圈相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槽的内壁等距离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滚珠,所述滑槽和滚珠之间设置有钢球。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为圆盘形,所述转盘正面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轮圈本体为铝合金材质,且轮圈本体的厚度为一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杆共三根,且三根弹力杆均为弧形杆。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共三块,且三块承托板均为高强度钢材质。
有益效果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强度高的自行车轮圈,通过弹簧、二号滑杆、承托板、轮槽、二号气压块、一号气压块、一号滑杆和转盘的配合使用,使此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轮胎本体提供的力,促使承托板带动二号滑杆和二号气压块向转盘运动,从而使气压管内的气压得到增高,进而通过气压和弹簧的推力,使转盘可做小范围滑动,从而缓冲掉轮胎本体与地面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使轮圈本体在使用时不会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进而使轮圈本体的强度得到提高,使此装置具备可在自行车高速驶过颠簸路段时保证轮圈不被损坏的特点,进而降低了自行车轮圈在行驶时的风险,使此装置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凯飞亚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凯飞亚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3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