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的曲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4140.1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7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丁英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埃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B25J9/10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44413 | 代理人: | 贺文华;肖松明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臂 上臂 上端 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曲肘装置 主动齿轮 啮合 动力装置驱动 动力装置 动作协调 侧面 齿轮状 轴连接 曲肘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器人的曲肘装置,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下臂的上端插接入上臂的下端,所述上臂和下臂进行轴连接,所述下臂的上端的侧面为齿轮状,所述上臂固定连接带有主动齿轮的动力装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下臂的上端的侧面啮合;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得机器人的曲肘动作协调而逼真,同时只由一个动力装置驱动,部件较少,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装容易,成本较低,可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曲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多个国家的劳动力人口出现不同成都的下滑趋势,劳动力紧缺成为一种紧迫的社会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机器人变成一个的“人”逐渐成为可能,服务类的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完成精度很高的动作,将逐步进入服务业,服务类机器人,特别是教育和陪伴智力残缺类的儿童的机器人将成为广受欢迎的机器人类型。机器人的曲肘动作一直是服务类机器人模仿人类的一个动作,对于动作的要求较高,既有求相互协调,又要求逼真。但现有的机器人的曲肘装置,部件较多,一般由多个动力装置驱动,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安装困难,导致使用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曲肘装置,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机器人的曲肘动作协调而逼真,同时只由一个动力装置驱动,部件较少,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装容易,成本较低,可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机器人的曲肘装置,包括上臂和下臂,上臂和下臂都可以由两部分拼接而成,易于开模制作,所述上臂内具有安装空间,可以安装下述动力装置,所述下臂的上端插接入上臂的下端,所述上臂的下端为两耳状轴承类结构,而下臂的上端通过旋转轴活动固定在两类轴承结构中间,所述旋转轴可以是固定在两类轴承结构外侧的螺栓,可以是固定在两类轴承结构外侧凹槽内的螺栓,所述上臂和下臂进行轴连接,所述下臂的上端的侧面为齿轮状,所述上臂固定连接带有主动齿轮的动力装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下臂的上端的侧面啮合,此方案,上臂作为定子,下臂作为转子,实现曲肘动作。
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惰轮和下臂的上端的侧面啮合,可以使曲肘动作更精确,更柔和,更具稳定性。
方案二:
一种机器人的曲肘装置,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上臂的下端插接入下臂的上端,所述上臂和下臂进行轴连接,所述上臂的下端的侧面为齿轮状,所述下臂固定连接带有主动齿轮的动力装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上臂的下端的侧面啮合,此方案,下臂作为定子,上臂作为转子,实现曲肘动作。
作为方案二的改进,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惰轮和上臂的下端的侧面啮合,可以使曲肘动作更精确,更柔和,更具稳定性。
作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主动齿轮的减速电机和电位器。
作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下臂的下端连接有手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得机器人的曲肘动作协调而逼真,同时只由一个动力装置驱动,部件较少,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装容易,成本较低,可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其中上臂的具体结构省略,只在具体方位标注上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埃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埃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4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手腕体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机械臂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