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正碰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5672.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康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结构 车身 加强板本体 上加强板 纵梁 本实用新型 前地板总成 前舱 焊接连接 碰撞过程 人员伤害 有效传递 安全区 薄弱区 变形量 车内 模态 整车 焊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正碰加强结构,包括焊接的前舱总成及前地板总成,所述前舱总成及所述前地板总成焊接连接处设有纵梁上加强板,所述纵梁上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及设于所述加强板本体两侧的边沿,所述加强板本体截面呈M型结构。本实用新型这种车身正碰加强结构,在碰撞薄弱区设计加强结构,纵梁上加强板设计为M型截面结构,有效提高截面性能,该车身正碰加强结构,能够使碰撞有效传递,车身的刚度模态提高,提升了整车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车内人员伤害,减少安全区的车身变形量,同时降低成本和重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身正碰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面临能源及环境问题,电动汽车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将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所以需要电动车更好轻量化、更好的安全性,更可靠的车身结构;汽车的正面碰撞是一种常见事故形式,必须有效提高正碰的安全性能,有效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减少车内人员的伤害。
目前汽车正面碰撞过程,前纵梁到前地板过渡区域kickdown部位较容易折弯,受布置空间和工艺限制,此处结构设计困难,碰撞过程较容易出现折弯,前舱侵入量较大,改善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碰撞性能,同时节约成本,减轻重量的车身正碰加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车身正碰加强结构,包括焊接的前舱总成及前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及所述前地板总成焊接连接处设有纵梁上加强板,所述纵梁上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及设于所述加强板本体两侧的边沿,所述加强板本体截面呈M型结构。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纵梁上加强板沿与所述前舱总成及前地板总成连接处焊缝的垂直方向布置,所述纵梁上加强板一半焊接在所述前舱总成上,另一半焊接在所述前地板总成上。
所述纵梁上加强板中部凹陷处设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设有分别靠近两端的两个,在所述两个定位孔之间设有工艺孔。
所述定位孔的两侧设有焊接避让凹槽。
所述两侧的边沿上设有方便焊接的避让口。
所述前舱总成包括前挡板,设于所述前挡板前方的前纵梁及设于所述前挡板下方的前纵梁后段,所述前纵梁及所述前纵梁后段连接。
所述前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及设于所述前地板下方的前地板下纵梁。
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地板下纵梁连接。
所述纵梁上加强板设于所述前挡板及所述前地板上,且与所述前纵梁后段及前地板下纵梁相对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车身正碰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这种车身正碰加强结构,在碰撞薄弱区设计加强结构,纵梁上加强板设计为M型截面结构,有效提高截面性能,该车身正碰加强结构,能够使碰撞有效传递,车身的刚度模态提高,提升了整车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车内人员伤害,减少安全区的车身变形量,同时降低成本和重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身正碰加强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身正碰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身正碰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纵梁上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5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双层敞篷客车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上后围板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