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频光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1643.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清;何磊;杨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燚磊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固晶 音频光纤 支架本体 支架组件 金线 侧面顶部 红光LED 控制IC 胶壁 本实用新型 凹陷腔体 标准外形 光纤支架 集成一体 连接设置 注塑方式 反光性 平整度 线区域 凹陷 腔体 发光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频光纤支架,涉及光纤支架技术领域。音频光纤支架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上加工设置有固晶片以及邦金线。支架组件均由80个支架本体组成,每个支架本体均通过四条支架与胶体集成一体,使得支架本体形成凹陷腔体;固晶片设置于支架的侧面顶部,固晶片包括固控制IC与红光LED,固控制IC与红光LED上均连接设置有导线;邦金线设置于支架的侧面顶部,且胶体的胶壁的高度高于固晶片以及邦金线的高度。将现有支架四条集成于一条,采用白色PPA料,通过注塑方式将胶体与支架集为一体,使得本体具有凹陷的腔体、标准外形,倾斜的PPA白色胶壁具有较强的反光性、拆射性,增强发光亮度,固晶、邦线区域内平整度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支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音频光纤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音频光纤支架为平面直插式支架,单条支架数量少,且固晶片(固控制IC与红光LED)、邦金线都在支架侧面顶部加工完成,采用环氧树脂胶水灌封成形。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提供的音频光纤直接具有以下缺点:
1)支架侧面顶部固晶、邦线区由于引脚延伸较长,且没有辅助支撑结构,因此四只引脚的平整度不够,因此降低了固晶、邦线的良率。
2)单条支架数量较少,生产设备等待换料时间较长,实际产能较低;
3)本体支架固晶、邦线区没有防呆保护胶体,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将邦定后的金线碰撞倒塌或拉断而降低良率;
4)灌封成形:是由封装模条与支架配套结合完成(先在模条杯内注满环氧树脂胶,再将支架插入模条中,放入烤箱中烘烤烤干成形,由于单条支架重量太轻,烘烤过程中模条受热变形,有一定几率导致支架上浮形成插浅不良;
5)灌封成形,封装出来的产品外形公差较大,注胶口支架引脚部位都存在爬胶现像,公差范围约达±0.3mm。
6)成形后的胶体为透明色,红光LED背面无任何介质起到反光作用,严重降低了LED的发光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光纤支架,将现有支架四条集成于一条,采用白色PPA料,通过注塑(模压)方式将胶体与支架集为一体,使得本体具有凹陷的腔体、标准外形,倾斜的PPA白色胶壁具有较强的反光性、拆射性,增强发光亮度,固晶、邦线区域内平整度良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音频光纤支架,包括:
支架组件,且支架组件均由80个支架本体组成,每个支架本体均通过四条支架与胶体集成一体,使得支架本体形成凹陷腔体;
固晶片,固晶片设置于支架的侧面顶部,固晶片包括固控制IC与红光LED,固控制IC与红光LED上均连接设置有导线,且胶体的胶壁的高度高于固晶片的高度;
邦金线,邦金线设置于支架的侧面顶部,且胶体的胶壁的高度高于邦金线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胶体与四条支架通过注塑方式集成为一体,使得支架本体形成凹陷腔体,且外形标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胶体具有倾斜的胶壁,倾斜的胶壁用于提供反光性、折射性,并增强发光亮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支架厚度为0.25mm,胶体尺寸为3*5.55mm,且胶体材料为白色PPA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支架材料为铜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支架本体内具有固晶绑线区域,且固晶绑线区域内具有四只引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四只引脚均通过胶体固设于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燚磊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燚磊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1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线框架加工用下料装置
- 下一篇:多芯片堆叠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