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大角度俯身功能的轮式仿人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811.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国;王世雄;王凯;苏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08;B25J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人机器人 俯角 胸部 机械臂系统 底盘系统 关节连接 人体肢体 视觉语音 腰身 轻量 机器人 机器人动力控制 两自由度关节 本实用新型 功能适用性 机器人运动 轮式机器人 双目摄像头 动力系统 关节模块 滑块连杆 减震系统 灵活定制 旋转关节 语音设备 运动系统 制造成本 弯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人轮式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大角度俯身功能的轮式仿人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全方位底盘系统、大俯角腰身系统、仿人轻量机械臂系统、胸部系统、头部视觉语音系统,全方位底盘系统包括:减震系统及运动系统,大俯角腰身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及滑块连杆系统,仿人轻量机械臂系统包括:机器人运动关节模块及关节连接板,其中关节连接板根据人体肢体数据灵活定制,胸部系统包括胸部旋转关节和机器人动力控制系统,头部视觉语音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语音设备及两自由度关节。本实用新型简化仿人机器人的结构及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根据人体肢体数据对机器人的定制,实现超55°大俯角弯腰动作,提高仿人机器人的功能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人轮式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大角度俯身功能的轮式仿人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轮式仿人机器人基本结构类似,由轮式底盘、机械臂、头部、躯体几大部分构成,但是在腰部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连杆式、蜗轮蜗杆式等等。
例如: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6945071A)公开的腰部结构,使用一个电机控制一个自由度的方式实现腰部倾斜,动力电机繁多,结构及控制复杂。又如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 206263988U)采用蜗轮蜗杆的方式,实现弯腰动作,俯身角度为前倾20°、后仰40°,与机器人前倾角大于后仰角的动作需求符合度较低。
且在现有腰部结构中,腰部关节仍以独立关节的形式存在,关节协同、重心平衡问题成为限制机器人大角度俯身动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机器人的动作过程中,弯腰动作的产生,必然伴随机器人整体重心的变化。因此,需要除腰部关节外的其他关节一起协同动作,如:髋部关节,膝部关节等,来保证整体重心不随弯腰动作产生较大偏移。而对多关节动力进行精准控制,极大增加机器人的控制难度及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大角度俯身功能的轮式仿人机器人,解决现有仿人机器人俯身角度较小,以及俯身动作躯体平衡需要各个关节协同动作的技术问题,简化结构,降低控制复杂性及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大角度俯身功能的轮式仿人机器人,包括头部视觉语音系统、胸部系统、仿人轻量机械臂系统、大俯角腰身系统、全方位底盘系统自上而下的组合结构;
所述头部视觉语音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语音设备及两自由度关节;
所述胸部系统包括:胸部旋转关节和机器人动力控制系统;
所述仿人轻量机械臂系统包括:机器人运动关节模块及关节连接板;
所述大俯角腰身系统包括:动力系统及滑块连杆系统;
所述全方位底盘系统包括:减震系统及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前轮轮组和后轮轮组设置于全方位底盘系统的底部,形成轮式仿人机器人。
所述大俯角腰身系统的动力系统,自由度数为1,并由直线电机提供动力。
所述大俯角腰身系统的滑块连杆系统,包括:背部联板、腿部联板、髋部关节、膝部关节、固定立板、动力系统、滑道系统,背部联板为连杆一,背部联板的底部与髋部关节连接,保留旋转自由度;背部联板的上部留有联接孔,与胸部旋转关节联接,联板中部与滑道系统联接,保留旋转自由度;腿部联板为连杆二,腿部联板的端部分别与髋部关节、膝部关节联接,均保留旋转自由度;滑道系统,滑道间板两侧分布滑道,顶端与腰部联板联接,保留旋转自由度;固定立板,底端留有与底盘对接的安装接口。
所述滑块连杆系统中,滑道系统与腰部联板及腿部联板构成三角形三边,滑道系统在动力系统作用下,长度线性变化;髋部关节相对机器人往后下方移动,机器人整体重心下移,腰部联板显示为重心下移,角度偏转。
所述机器人运动关节模块,包括:肩部pitch动力模块、模块化关节及行星减速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无人作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扩展式移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