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94955.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囤金军;张景涛;魏涛;周雨辉;张振东;胡建平;马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7/1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功率输出模块 电子手 去抖动 电源模块 客车 输入端连接 输出端 壳体 手刹 电源 拉手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该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信号去抖动模块、控制器和功率输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信号去抖动模块、控制器和功率输出模块提供所需的电源,所述信号去抖动模块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功率输出模块连接。本发明具有控制拉手刹、松手刹以及解除手刹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部分高档乘用车应用了电子手刹系统,取消了常规的拉线式手刹。但在客车、卡车等商用车领域,由于该领域的车型多采用气压制动,不同于乘用车的油压制动,所以在上述领域几乎没有安装电子手刹的车型。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具有控制拉手刹、松手刹以及解除手刹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信号去抖动模块、控制器和功率输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信号去抖动模块、控制器和功率输出模块提供所需的电源,所述信号去抖动模块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功率输出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和滤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芯片、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24V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与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给信号去抖动模块、控制器和功率输出模块提供所需的电源,所述电源芯片的接地端通过第三二极管与地节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二二极管,并联的第二电容和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芯片的接地端连接,并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三电容的一端与电源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芯片的接地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地节点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24V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去抖动模块包括多路信号去抖动电路,所述信号去抖动电路包括并联的电阻、电容和稳压管,并联的电阻、电容和稳压管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和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为电子手刹控制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智能电源开关、第一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与智能电源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控制器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为电子手刹控制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源开关采用BTS443P型智能电源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还包括与智能电源开关的第四管脚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和电阻以及并联的稳压管和电容;
所述并联的电容和电阻的一端与智能电源开关的第四管脚连接,所述并联的电容和电阻的一端还通过电阻与并联的稳压管和电容的一端连接,并联的电容和电阻的另一端以及并联的稳压管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MC68HC08系列单片机。
一种如上所述的客车电子手刹控制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手制动状态信号、拉手刹信号和松手刹信号;
接收到手制动状态信号,则驱动手刹工作指示灯点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4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