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层减薄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0809.7 | 申请日: | 201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安;胡小义;何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减薄 外层线路 板电 砂带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层减薄铜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采用半蚀和砂带研磨工艺来实现的,流程是:板电→掩孔→半蚀→研磨→外层线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对外层含有孔的线路板减薄铜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线路板的制造过程中,目前通常采用18um、35um的底铜,为了保证孔铜厚度足够,表面电镀铜厚度在30um以上,外层铜厚度一般在48um以上。
在采用减成法制作外层线路时,蚀刻药水有侧蚀的作用,采用普通的方法只能够做出75um/75um以上的线宽/间距。
为了制作出更细一些的线路和间距,表面铜厚需要减薄到35um以下。
现在常规的减薄铜是采用半蚀工艺来减薄内层铜,但是如果直接对外层进行减铜,减铜蚀刻药水也会蚀刻掉孔内的铜,孔铜也被减薄了。
还有一种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来减薄外层铜,这种方法需要研磨很多次,成本很高,每研磨一次只能削除1-3um的铜,还会造成板材变形、厚度不均等问题。
如果采用图形电镀或者半加成法来制作,由于电流分布不均的原因,又会产生厚度不均、夹膜、电镀烧灼的问题。
还有的采用树脂塞孔和半蚀工艺来进行减铜,这个方法需要专门树脂塞孔机和重型陶瓷研磨机研磨树脂,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法是采用半蚀和砂带研磨工艺来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板电;准备待减薄铜的基板,从整板电镀达到孔铜厚度要求后开始实施本方法。
步骤二:掩孔;整板电镀后采用干膜掩孔方法,采用曝光、显影的常规制造方法制作出掩孔的保护图形,用干膜保护金属化孔铜及孔环。
步骤三:半蚀;采用半蚀工艺或者普通蚀刻,蚀刻掉需要削除的铜厚。
步骤四:研磨;采用砂带研磨机削除孔环上突出的铜。
步骤五:外层线路;进行外层线路制作等常规的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流程图。
101-基材铜箔,102-表面电镀铜,201-孔环突出的铜,301-孔铜,302-半蚀后表面铜。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流程是:板电→掩孔→半蚀→研磨→外层线路。
板电:就是整板电镀,整板厚度1.6mm,基材铜箔101厚度18um,孔铜301电镀厚度30um,表面电镀铜102厚度35um。
掩孔:采用普通40um厚度的干膜进行贴膜;只对金属化孔及其孔环进行曝光,用干膜保护金属化孔;采用正常生产的参数进行显影。
半蚀:只采用蚀刻机五段中的第一段,蚀刻速度5m/min,其他参数采用常规条件,蚀刻掉的铜厚度要求为18±2um,经检测半蚀后表面铜厚302平均为35um。
研磨:采用双面砂带研磨机研磨掉孔环突出的铜201,研磨的参数为:砂粒目数600目,研磨速度:2 m/min,研磨压力:0.3kg/cm²。
外层线路;经过以上加工后,孔铜厚度为25um以上,表面铜厚度平均为35um,可以用来制作50um/50um的线宽/间距的板了。
经过本发明方法的处理,可以把孔铜的厚度做到很大而表面铜厚做到很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会富仕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0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窄边框触摸屏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覆铜板腐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