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探测及图像采集的车门防撞预警方法及其防撞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2492.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筹)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R21/02;B60R25/01;B60R25/20;B60R25/30;B60Q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车门锁定装置 防撞预警系统 探测装置 红外探测 图像采集 防撞预警 汽车车门 探测结果 锁定 后视镜 车门开启 车门锁定 碰撞发生 探测区域 通信连接 移动物体 预设 预警 发送 乘客 司机 汽车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及图像采集的车门防撞预警方法及其防撞预警系统。该基于红外探测及图像采集的车门防撞预警系统包括: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汽车的后视镜上,具有预设的探测区域范围;车门锁定装置,所述车门锁定装置设置在汽车车门上,用于根据所述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控制所述汽车车门是否锁定;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车门锁定装置之间通信连接,向所述车门锁定装置发送探测结果。该车门防撞预警系统结合了车门锁定的功能,可以在预警到碰撞发生时,保持车门的锁定,令乘客或者司机无法开启车门,从而避免在车门开启时,与其他移动物体发生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及图像采集的车门防撞预警方法、防撞预警系统以及应用该防撞预警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汽车开始广泛的进入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马路上行驶的轿车或者汽车数量也越来越多。汽车或者轿车经常需要在路边靠边停下后,开启车门上下客。
但是,开启后的车门将侵占很大一部分道路空间。若车门开启时未能及时的通过汽车后视镜及时的观察到处于后方的移动物体,例如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的人时,将会造成相撞,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为了避免上述车门开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现有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警报或者预警系统以提醒汽车内的司机和乘客在车门开启时保持注意。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车门防撞报警系统较为简单,只能以特定的警报声音进行提示,在嘈杂或者其他注意力下降的环境下无法确保车门不被开启。而且,检测信号较为单一,容易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探测及图像采集的车门防撞预警方法及其防撞预警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防撞报警系统容易受到恶劣环境影响,无法有效防止车门开启碰撞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门防撞预警系统。该车门防撞预警系统包括: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汽车的后视镜上,具有预设的探测区域范围;车门锁定装置,所述车门锁定装置设置在汽车车门上,用于根据所述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控制所述汽车车门是否锁定;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车门锁定装置之间通信连接,向所述车门锁定装置发送探测结果。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在智能终端上运行的移动应用,用于提供交互界面以使用户所述探测装置和所述车门锁定装置交互。
可选地,所述用户所述探测装置和所述车门锁定装置交互,包括:根据汽车的长度,调整距离阈值;所述距离阈值为移动物体与车门之间的安全距离。
可选地,所述探测结果包括移动物体与车门之间的距离以及移动物体的移动速度。
可选地,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防撞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车门防撞预警系统供电的充电电池;
所述充电电池还与汽车供电系统连接;
在汽车启动时,由所述汽车供电系统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至满充电量或者直接为所述车门防撞预警系统供电。
可选地,所述用户所述探测装置和所述车门锁定装置交互,包括:
设置时间阈值;在汽车不发生移动的时间大于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切断对所述车门防撞预警系统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车门锁定装置之间通过蓝牙或者WiFi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撞预警方法。其中,所述防撞预警方法包括:
通过如上所述的探测装置,采集预设的探测区域内的探测结果;根据所述探测结果,确定开启的车门是否会发生撞击;若是,通过如上所述的车门锁定装置,锁定车门以禁止车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筹),未经深圳技术大学(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