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4340.3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陈璞;张勇;韩伟;刘天泉;严洪波;汤晓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F01D2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火焰 收集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1)、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所述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均安装在推车(1)上;所述吸尘器(2)和积碳收集箱(3)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积碳收集箱(3)分为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且上处理层和下处理层之间通过中间隔板(7)分隔开;所述中间隔板(7)通过支架梁(8)安装在箱体(9)内;
所述上处理层设有上顶板(6)、密封胶垫(5)、火焰筒(4)和交叉隔板(11);密封胶垫(5)安装在上顶板(6)上;交叉隔板(11)位于上处理层腔内,其中一端与上顶板(6)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隔板(7)连接;
所述上顶板(6)设有凹孔A(18);密封胶垫(5)上设有凹孔B(19);凹孔A(18)与凹孔B(19)位置对应匹配;
所述火焰筒(4)穿过凹孔A(18)且位于交叉隔板(11)与上处理层所形成的空腔内;火焰筒(4)的一端与中间隔板(7)连通,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2);
所述火焰筒(4)表面设有凹孔C(20);中间隔板(7)设有通风孔(17);凹孔C(20)与通风孔(17)连通至下处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处理层设有导流板(14)、固定块A(13)和固定块B(15);导流板(14)通过固定块A(13)和固定块B(15)倾斜安装在下处理层内;固定块A(13)位于中间隔板(7)下方;固定块B(15)安装在下处理层的一侧;导流板(14)的一端与固定块A(13)连接,另一端与箱体(9)底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倾斜角度大于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与箱体(9)底面连接处设有下挡块(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9)外侧设有吸尘接口(16)。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吹除积碳收集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把压缩空气由火焰筒(4)上端的孔内灌入,将火焰筒(4)内腔的积碳沿空腔内部从上至下吹出,其中大部分积碳从火焰筒(4)内腔下端的孔直接排到下处理层内,其余少部分积碳沿火焰筒(4)体表面的凹孔C(20)吹出,并沿着通风孔(17)进入到下处理层内,最后利用吸尘器(2)吸尘使下处理层内产生负压,使下处理层内的积碳流入吸尘器(2)里,直到火焰筒(4)内腔积碳清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3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