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锥齿轮副动态侧隙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1170.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苏进展;阎志强;常乐浩;贺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齿轮 动态 计算方法 | ||
1.一种螺旋锥齿轮动态侧隙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大轮加工参数,分别建立大轮凸、凹面的工作齿面模型;将大轮凸面固定,凹面绕回转轴线旋转一个大轮齿距角θg=2π/z2,z2为大轮齿数,获得完整的大轮轮齿模型;
(2)根据小轮凹、凸面的加工参数,分别建立小轮凹、凸面的工作齿面模型;将小轮凹面固定,根据小轮外端分度圆弧齿厚sa1求出小轮凸面的旋转角θp,将小轮凸面绕回转轴线转动θp,获得完整的小轮轮齿模型;
(3)根据两啮合齿面在接触点处连续相切条件,建立齿轮副工作面的轮齿接触分析模型,获得接触点处的小轮转角和大轮转角
(4)将小轮凸面和大轮凹面分别绕各自回转轴线旋转和后,建立齿轮副非工作面侧隙的计算模型,求解最小侧隙;
(5)在小轮凸面上划分网格,沿节锥方向划分MW-1等份,在小轮顶锥线和实际分界线之间划分MI-1等份,过齿面网格点作平行于最小侧隙点法矢的空间直线,分别与大、小轮齿面相交于两点,将两点距离作为该网格点的侧隙;
(6)从进入啮合到退出啮合的整个过程中,小轮啮合转角重复(3)-(5)求出当前接触位置下齿轮副非工作面的最小侧隙及分布,获得齿轮副非工作面的侧隙动态分布图;同时求出前一对接触对和后一对接触对的最小侧隙及侧隙分布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锥齿轮动态侧隙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大轮采用双面法加工,即大轮的凹、凸面是由同一把铣刀或砂轮的外刀和内刀分别切出;实际加工时,一次分度加工出一个齿槽,齿槽宽是由刀具的刀顶距和机床调整参数确定;大轮凸面的位置矢量和法向矢量分别为r2x(θ2x,φ2x)和n2x(θ2x,φ2x),θ2x,φ2x为大轮凸面的齿面参数;大轮凹面的位置矢量和法向分别为r2v(θ2v,φ2v)和n2v(θ2v,φ2v),θ2v,φ2v为大轮凹面的齿面参数;
然后,大轮凸面固定,将大轮凹面绕回转轴线X2旋转θg=2π/z2,z2为大轮齿数,获得大轮凹面的位置矢量和法向矢量r2v(θ2v,φ2v;θg)和n2v(θ2v,φ2v;θg),从而获得大轮轮齿的完整模型;
最后,计算螺旋锥齿轮副侧隙时,仅考虑工作齿面部分,大轮工作齿面与过渡曲面的分界线由下式得到:
式中,i=v,x分别表示大轮凹面和凸面,sg表示大轮刀具直线刀刃的位置参数,sg0=r20(1-sinα2)/cosα2是大轮刀具刀尖点到直线刃与过渡圆弧交点之间的距离,r20为大轮铣刀的刀顶圆角半径,α2为大轮刀具齿形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11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