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和具有其的驱动桥、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1703.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育宁;全初鹏;刘辉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具有 驱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和具有其的驱动桥、车辆,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放置空间;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连接轴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以随所述壳体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相对所述连接轴可转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朝向所述行星齿轮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通油槽;半轴齿轮,所述半轴齿轮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配合。本发明的差速器,可减少第一垫片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干磨现象。提高差速器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差速器和具有其的驱动桥、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差速器中,第一垫片与行星齿轮之间的润滑效果较差,从而易在第一垫片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出现干磨现象,进而影响差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差速器,可减少第一垫片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干磨现象。提高差速器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驱动桥,包括上述的差速器。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包括上述驱动桥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放置空间;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连接轴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以随所述壳体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相对所述连接轴可转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朝向所述行星齿轮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通油槽;半轴齿轮,所述半轴齿轮设在所述放置空间内且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通过在第一垫片的朝向行星齿轮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通油槽,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润滑第一垫片和行星齿轮,减少第一垫片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干磨现象。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润滑行星齿轮与连接轴,减少行星齿轮与连接轴之间的磨损、烧蚀或烧坏现象。进而提高差速器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油槽在所述第一垫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垫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油槽沿所述第一垫片的周向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半轴齿轮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垫片的朝向所述半轴齿轮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通油槽。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油槽在所述第二垫片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垫片。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油槽沿所述第二垫片的周向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轴的与所述行星齿轮配合的部分的外周壁上设有导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槽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导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油槽沿所述连接轴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连接轴内设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延伸,所述连接轴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导油槽与所述导油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桥,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润滑第一垫片和行星齿轮,减少第一垫片与行星齿轮之间的干磨现象。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润滑行星齿轮与连接轴,减少行星齿轮与连接轴之间的磨损、烧蚀或烧坏现象。进而提高驱动桥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驱动桥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1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改写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