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9155.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宁;杨震;王海波;林琳;王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6 | 分类号: | B60R21/0136;B60R21/01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周小姣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乘员 保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碰撞数据信号的碰撞检测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2)以及用于释放放电电流来使人体肌肉收缩的电击单元(3),所述碰撞检测单元(1)和电击单元(3)均与控制单元(2)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用于根据碰撞检测单元(1)检测的碰撞数据信号判断依靠安全带和气囊无法起到安全保护时发出控制指令参数信号,所述电击单元(3)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参数信号对乘员释放预设安全值的放电电流,并控制放电时间在预设时间值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击单元(3)包括电源电路(31)、电流输出电路(32)和设置在座椅上的放电端子(33),所述电源电路(31)和放电端子(33)均与电流输出电路(32)连接,所述电流输出电路(32)与所述控制单元(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端子(33)设置在座椅靠背的腰托位置和座椅靠背的肩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出电路(32)包括开关模块(32a)和调流模块(32b),所述开关模块(32a)、调流模块(32b)和电源电路(31)串联成回路,所述调流模块(32b)与所述放电端子(33)连接,所述开关模块(32a)和调流模块(32b)均与所述控制单元(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还连接有用于采集乘员体重信息的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设置在座椅的下方,所述控制单元(2)内预先存储有多个与乘员体重对应的控制指令参数,所述电击单元(3)用于根据控制单元(2)输出的与乘员体重对应的控制指令参数信号,释放与乘员体重对应的预设安全值的放电电流,并控制放电时间在对应的预设时间值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检测单元(1)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2)连接的碰撞加速度传感器(11)、碰撞力传感器(12)和碰撞角速度传感器(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信息输入模块(21),用于接收碰撞检测单元(1)输送的碰撞数据信号和压力传感器(4)输送的乘员体重信号;
存储模块(22),用于存储多个碰撞阈值和多个控制指令参数信号;
信息比对模块(23),用于将采集的碰撞数据信号和预设的碰撞阈值进行比对,获取碰撞危险系数,在通过安全带和气囊能够确保乘员安全时输出为一级碰撞危险系数,在通过安全带和气囊无法确保乘员安全时输出为二级碰撞危险系数;
控制模块(24),用于在接收到信息比对模块(23)输出的为二级碰撞危险系数时,结合压力传感器(4)所采集的乘员体重信息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参数信号;所述信息输入模块(21)、存储模块(22)和信息比对模块(23)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4)连接,所述信息输入模块(21)和存储模块(22)均与所述信息比对模块(23)连接。
8.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方法,包括: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碰撞检测单元(1)检测车辆的碰撞数据信号;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集的碰撞数据信号和预设的碰撞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车辆依靠安全带和气囊无法起到安全保护时发出控制指令参数信号,控制设置在座椅内的电击单元(3)释放预设安全值的放电电流,并控制放电时间在预设时间值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1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