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5499.7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曹玲玲;曹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系统 | ||
1.一种无人驾驶系统,用于驱动现有汽车进行自动驾驶任务,所述现有汽车包括:用于控制汽车发动机运行的ECU控制单元(4),所述ECU控制单元(4)设有通信端口;用于根据车速及行驶方向控制档位的DCT控制单元(5),所述DCT控制单元(5)设有通信端口;用于减速刹车的EBA控制单元(7),所述EBA控制单元(7)设有通信端口;用于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EPS控制单元(6),所述EPS控制单元(6)设有通信端口;用于将车辆保持停止状态的EPB控制单元(8),所述EPB控制单元(8)设有通信端口;以及能够获取位置信息及路况的车载导航(3),所述车载导航(3)设有通信端口;并且所述现有汽车为前后分别设有下摆臂的麦弗逊式悬挂,各个所述下摆臂通过平衡拉杆与平衡杆铰接;其特征在于,该无人驾驶系统包括:
中央处理器(1),所述中央处理器(1)连接设有中央IO端口(2),所述中央IO端口(2)与车载导航(3)的通信端口连接;
起步控制器(9),所述起步控制器(9)与所述中央IO端口(2)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车辆由静止进入行驶状态;
行驶控制器(10),所述行驶控制器(10)与所述中央IO端口(2)连接,用于控制汽车转向、加速及减速;
制动控制器(11),所述制动控制器(11)与所述中央IO端口(2)连接,用于控制车辆制动停车;
驻车控制器(12),所述驻车控制器(12)与所述中央IO端口(2)连接,用于保持稳定车辆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制动控制器(11)包括第三处理器,所述第三处理器设有第三IO端口;还包括设置在车辆底部的激光测速器,所述激光测速器包括连接设置在车身(38)底部的空腔结构的外壳(40),所述外壳(40)成楔形设置,并且所述外壳(40)的小端朝向车头方向;
在车身(38)对应各个车轮悬挂的平衡拉杆顶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对应设置在左前平衡拉杆(81)顶部的第一固定座(42)、对应设置在右前平衡拉杆(82)顶部的第二固定座(43)、对应设置在左后平衡拉杆(83)顶部的第三固定座(44)、对应设置在右后平衡拉杆(84)顶部的第四固定座(45);
汽车的车身(38)底部还设有与汽车前轴平行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包括一端通过侧壁与第一固定座(42)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40)内的第一固定管(47);一端通过侧壁与第二固定座(43)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40)内的第二固定管(48);一端通过侧壁与第三固定座(44)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40)内的第三固定管(49);一端通过侧壁与第四固定座(45)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外壳(40)内的第四固定管;
所述的第一固定管(47)内同轴设有第一传动轴(51),所述第一传动轴(51)靠近左前平衡拉杆(81)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一弯臂(55),所述的第二固定管(48)内同轴设有第二传动轴(52),所述第二传动轴(52)靠近右前平衡拉杆(82)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二弯臂(56),所述的第三固定管(49)内同轴设有第三传动轴(53),所述第三传动轴(53)靠近左后平衡拉杆(83)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三弯臂(57),所述的第四固定管内同轴设有第四传动轴(54),所述第四传动轴(54)靠近右后平衡拉杆(84)的一端垂直设有第四弯臂(58);
所述第一弯臂(55)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杆(59)与左前平衡拉杆(81)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弯臂(56)远离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杆(60)与右前平衡拉杆(82)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三弯臂(57)远离所述第三传动轴(53)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杆(61)与左后平衡拉杆(83)的顶部铰接,所述第四弯臂(58)远离所述第四传动轴(54)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杆(62)与右后平衡拉杆(84)的顶部铰接;
所述第一传动轴(51)位于所述外壳(40)内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一摇臂(63),所述第二传动轴(52)位于所述外壳(40)内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二摇臂(64),所述第三传动轴(53)位于所述外壳(40)内的一端垂直设有第三摇臂(65),所述第四传动轴(54)位于所述外壳(40)内的一端垂直设有第四摇臂(66);
所述外壳(40)内顺车身(38)方向设有悬浮梁(67),所述悬浮梁(67)靠近车身(38)头部的一端水平设有向两侧延伸的前支撑(68),所述悬浮梁(67)靠近车身(38)尾部的一端水平设有向两侧延伸的后支撑(69);所述前支撑(68)靠近所述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通过第一推拉杆(70)与所述第一摇臂(63)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铰接,所述前支撑(68)靠近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通过第二推拉杆(71)与所述第二摇臂(64)远离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一端铰接,所述后支撑(69)靠近所述第三传动轴(53)的一端通过第三推拉杆(72)与所述第三摇臂(65)远离所述第三传动轴(53)的一端铰接,所述后支撑(69)靠近所述第四传动轴(54)的一端通过第四推拉杆(73)与所述第四摇臂(66)远离所述第四传动轴(54)的一端铰接;
所述悬浮梁(67)靠近车身(38)头部的一端垂直设有前平衡连杆(74),所述前平衡连杆(74)中部垂直设有前轴头(75),所述悬浮梁(67)靠近车身(38)头部的一端同轴设有前轴孔,所述前轴头(75)与所述前轴孔配合;所述悬浮梁(67)靠近车身(38)尾部的一端垂直设有后平衡连杆(77),所述后平衡连杆(77)中部垂直设有后轴头(78),所述悬浮梁(67)靠近车身(38)尾部的一端同轴设有后轴孔,所述后轴头(78)与所述后轴孔配合;
所述前平衡连杆(74)的两端以及所述后平衡连杆(77)的两端分别通过长连杆(80)与外壳(40)两侧的内壁铰接;
所述悬浮梁(67)下部设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IO端口连接的光学传感器(34),所述光学传感器(34)任意的一侧设有激光发射器(24),所述激光发射器(24)与电源连接并通过贯穿所述外壳(40)的窗口(85)向所述光学传感器(34)正下方投射激光光斑;所述光学传感器(34)经所述窗口(85)采集所述激光光斑影像并通过输出端向所述第三IO端口反馈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4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线引导车辆自动驾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清扫房间的方法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