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9593.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朱禹璇;郭健;吴益飞;龚勋;袁佳泉;施佳伟;危海明;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障碍物 剔除 激光定位 激光雷达 栅格单元 障碍物 算法 不确定性因素 静态障碍物 定位误差 全局坐标 数据转换 运动物体 栅格地图 实时性 检测 邻域 慢速 映射 栅格 测量 占据 | ||
1.一种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激光雷达测距:利用激光雷达测量环境障碍物的距离;
步骤2、建立栅格地图:将激光雷达检测到的数据转换为全局坐标,并映射到栅格地图上,标记栅格单元格的障碍物占据情况;
步骤3、潜在动态障碍物的检测:通过不同时刻栅格单元格的标记情况,确定静态障碍物和潜在动态障碍物;
步骤4、不确定性处理:根据不同时刻潜在动态障碍物栅格邻域的标记情况,确定动态障碍物;
步骤5、剔除动态障碍物:根据动态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剔除动态障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SICK公司生产的激光雷达LMS511,从右往左扫描障碍物,每隔0.5°返回一个距离值,扫描范围为180°,共有361个距离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设激光雷达检测的障碍物距离数据以极坐标的形式返回(ρi,αi),ρi是第i个障碍点到激光雷达的距离,αi=i×0.5°是第i个障碍点与机器人坐标系XR轴的夹角,将极坐标映射到局坐标系中的公式为:
式中,(xg,yg)为障碍物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坐标,(xr,yr)为机器人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坐标;ρ为障碍物相对于激光雷达的距离;α为当前障碍点相对于机器人坐标系XR轴的角度;θ为机器人坐标系XR轴与全局坐标系XG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障碍物映射到栅格地图上的具体公式为:
式中,(xgm,ygm)为栅格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坐标,(xg,yg)为障碍物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坐标,ω为单个栅格的宽度,通过上式即将激光雷达获取的障碍物距离信息映射到栅格地图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栅格地图将环境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栅格单元格ci,j;每个栅格单元表示机器人工作环境中的一小块区域,如果某个栅格单元格被障碍物占据,则标记ci,j=1;如果是自由区域,则标记ci,j=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建立三个相邻时刻传感器的三幅栅格地图,设t时刻的栅格地图为Mt,t-1时刻的栅格地图为Mt-1,t+1时刻的栅格地图为Mt+1,根据同一对应栅格单元ci,j在Mt-1,Mt,Mt+1上的占用情况判定静态障碍物,如果都被占据,则确定该处为静态障碍物,如果同一对应栅格单元ci,j在Mt-1,Mt,Mt+1中任意一个或者两个时刻被占据,则为潜在的动态障碍物,如果同一对应栅格单元ci,j在Mt-1,Mt,Mt+1中均未被占据,则为自由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激光定位的动态障碍物剔除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8邻域滚动窗口的方法从潜在动态障碍物中剔除静态障碍物,即考虑三幅栅格地图某个对应栅格单元是否被障碍物占有时,同时兼顾到周围与其相邻的8个栅格单元的占用状态,如果相邻三个时刻同一对应栅格单元ci,j被占用,同时其周围相邻的八个栅格单元存在被占用的情况,则判定ci,j为静态障碍物,否则为动态障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9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